论如何科学薅羊毛 (1/10)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凭借“晨露桶装事件”,林枫在外事堂刘管事那里算是挂上了号,甚至在一定范围内,于外门弟子中小有名气。不少人都知道,有个叫林枫的师弟,路子野,办法多,跟着他干活,贡献点来得快。

    但林枫自己很清楚,无论是扫厕所还是收集晨露,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能赚取第一桶金,但天花板低,对自身修为提升帮助有限。他需要更高效、更具杠杆效应的“商业模式”。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枫没有急着去接取新任务,而是做了一件在外人看来极其无聊且莫名其妙的事情——他整天泡在外事堂,既不交接任务,也不兑换资源,就是盯着那块巨大的任务发布玉璧,一看就是好几个时辰。

    刘管事一开始还警惕地瞄着他,生怕这小子又搞出什么“桶装”幺蛾子。但见林枫只是安静地看着,偶尔用炭笔在一个小本子上写写画画,便也逐渐放松了警惕,只当他是想寻找合适的任务。

    他们哪里知道,林枫此刻正在进行的,是一场针对青云宗外门任务体系的深度“尽职调查”和“数据挖掘”。

    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行的处理器,将玉璧上滚动的海量任务信息进行抓取、分类、解析:

    任务类型: 采集类(灵草、矿石、兽材)、清理类(净房、道路、特定区域)、护卫类(短期护送、场地看守)、制作类(低阶符箓、简单法器)、杂役类(挑水、劈柴、喂养灵兽)……

    任务难度:根据所需修为、耗时、风险,林枫在心里默默划分了T1到T5的等级。

    任务奖励:贡献点数量,以及偶尔出现的实物奖励(如丹药、材料)。

    任务发布频率与周期:哪些是日常任务?哪些是周期性任务?哪些是突发性任务?

    接取人员与完成情况:他默默观察哪些弟子常接哪些任务,成功率如何,耗时多久。

    几天下来,林枫的小本子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数字和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分析图。

    “果然……”林枫合上本子,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漏洞百出,效率低下,简直就是一片待开垦的蓝海!”

    他发现的“漏洞”主要包括:

    1. 信息不对称与资源错配:

    很多弟子根本不了解任务的具体难度和潜在风险,盲目接取,导致失败率居高不下。比如,一个看似简单的“采集炽焰花”任务,奖励丰厚,但很多弟子不知道炽焰花附近常有低阶火蝎栖息,准备不足就容易受伤,反而亏本。而一些真正简单、稳定的任务,却因为奖励不高而被忽视。

    2. 缺乏标准化与技能培训:

    大部分任务依赖弟子个人经验和摸索。比如“处理疾风狼皮毛”,手法生疏的弟子可能损坏材料,导致奖励打折甚至被罚。如果有人能提供标准化的处理流程和工具,效率和质量都能大幅提升。

    3. 时间与人力浪费严重:

    许多任务对个人而言耗时很长,比如“看守药田驱赶雀鸟”,需要弟子枯坐数个时辰。但如果能轮班协作,或者利用某些低成本工具(如林枫想到的,可以制作简易的、注入微弱灵力的稻草人),就能解放大量劳动力。

    4. 风险评估与保障缺失:

    宗门对任务风险提示不足,也没有任何“保险”或“风险补偿”机制。弟子接了**险任务,一旦出事,往往只能自己承担后果。这导致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KPI考核修仙界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PIkaohexiuxianjie/read/97/1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