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口没吃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要去上学,被他娘打了一顿,才终于老实。

    周益民直呼好家伙!

    去学校就是为了吃饭?不是去学习的吗?

    “行了,你好好烧火,不用烧太大。”周益民吩咐。

    他还得去问问,门和家具之类做得怎么样了。

    窗户,他打算弄点玻璃回来,做玻璃窗。不止是他家,还有学校那边,他也打算给装上玻璃窗。

    带上两罐黄桃罐头,周益民朝村中木匠的家里走去。

    这时候的木匠,工具都还很原始,想什么木刨、锯子、尺子、墨斗、凿子、钻子等。其中,锯子有大锯、二锯、开锯、手锯;木刨有拼缝刨、平刨、二刨、净刨等。

    严格来说,这位木匠也是周益民的一位老兄弟,年纪差不多五十,是爷爷辈了。

    “十六弟来了。”木匠的妻子惊喜道。

    周益民将那两罐黄桃罐头递过去:“拿着,给孩子们吃点。”

    他是在有点叫不出什么嫂子之类的称呼,人家都可以当奶奶了。

    “谢谢十六弟。”

    这可不舍得马上开,放着,给小儿子拿去提亲,倍有面子。她的一共五个孩子,还都是儿子,小儿子跟比周益民大几岁,但还没结婚。

    主要是家里有点穷,给前面四个儿子娶媳妇,就差不多掏空了家里。

    要不是自己丈夫会点手艺,真的不知道怎么养活五个儿子,并给他们娶媳妇成家。

    现在家里人多,也很闹,孙子、孙女就超过十个,压力山大。单单是解决吃饭问题,就让一家人头疼。

    还好,十六弟让学校重新开办,并且让上学的孩子在学校吃,大大减轻了她家的压力。她家一口气就送了6个孩子去学校。

    因此,他们一家对周益民是很感激的。

    这次给周益民做门窗、家具,他们都没打算收费。

    周益民进屋后,就看到一小老头正在忙着,正是他的“老兄弟”周志雄。

    “十六弟,坐一会,等我做完这个再说。”周志雄打招呼道。

    “志雄哥,您先忙,不急。”

    家里还有四个孩子,其中一个还不会走路,襁褓中。另外三个,穿着开裆裤,一个个喊人:“十六爷爷。”

    他们也排队吃过周益民给的“小零食”。

    周益民从裤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分给他们,每人两颗,包括还在襁褓里的那个小家伙。

    剩下的,就都给了老嫂子。

    周益民知道,老嫂子的孙子可不止家里的这四个。

    也就周益民在场,不然,她恐怕都把孩子的其中一块糖收走。哪有孩子奢侈到一天吃两块糖的?

    周益民观察周志雄做的“产品”,发现他很少用铁钉,用的是榫卯工艺。

    榫卯是木质器物之间起连接作用的一种结构,凸出为榫,凹陷为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60niandai0woyouyigeshangdian/read/97/6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