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罗大婶的惊喜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申请,办手续。”

    “好!那李姨,我就不打扰您了。”周益民正想溜。

    “等等,先别走!过一会,京都报的记者会来,人家点名要采访你。”这可是街道的大事。

    于是,周益民只好在街道办坐下来。

    没过多久,京都报的记者来了。采访他的,是一名年轻记者,以问答的形式,开始对周益民进行了采访。

    周益民还是那一套话。

    压水井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他这仅属于改进。

    “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诞生过很多实用的科技,我们应该多去挖掘,服务国家和人民……”

    周益民说得很高大上,连那位年轻记者都被打了鸡血一样。

    只要是中国人,就很难不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些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被诟病、批判。

    一旁的李主任频频点头。

    原本以为周益民会怯场,应付不了,所以她特意留在旁边。没想到,周益民对答如流,而且说话也很有深度。

    动不动就是国家、人民的,谁也挑不出毛病。

    你要是挑刺,那你是不是要反国家,反人民?

    “周益民同志,你说得没错!对待我们传统文化,就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全盘否定。”记者自己都被感染了。

    而后,周益民又谈到自己改进压水井的初衷,是为了爷爷奶奶取水方便,老人家年纪大了。

    这更让在场的人由衷敬佩。

    从古到今,孝道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大家对孝顺的人都会特别有好感,也特别宽容。

    “感谢周益民同志的配合,请留意我们明天的报纸!”方记者满意地收起笔,跟周益民握手。

    周益民又客套了一番,然后送方记者等人出去。走前,周益民还给他们三人塞了三包烟。

    采访是结束了,鬼知道后面的报道会不会让人动手脚?不得不防,所以周益民塞了三包烟,还都是华子。

    “周哥真不错。”

    “是呀!年轻有为。”跟来采访的另外两人纷纷赞道。

    方新华笑而不语,刚才周益民还告诉他,以后需要粮食什么的,只要量不多,都可以找他。

    方新华当然也清楚周益民采购员的身份,并不怀疑周益民能弄到粮食。

    等回去,他得好好整理一下稿子,看怎么报道比较好。

    周益民领着街道办发的奖品,回到四合院,刚踏进前院,就碰到大鹏的老娘。

    “益民,不等结婚再换新的?”罗婶见周益民拎着新的脸盆、暖水壶等回来,不由问道。

    周益民解释:“罗婶子,这是街道办发的奖励。”

    罗婶一听,马上夸道:“还是益民你有出息。”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60niandai0woyouyigeshangdian/read/97/6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