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周益民的提议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而小兰自己,也很乐意当老师。不管怎么说,当老师都没有去干苦力那么累,可能会比较劳心而已。

    同样工分的条件下,她肯定更愿意去当老师啦!

    此外,还不用嫁出去那么快。讲真,有人来提亲,她心里是有些彷徨的。这年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得不好,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没问题!多谢支书……”周志高一连谢了好几个人。

    “不用谢我,这建议是益民提出来的,也是为了村里的孩子好,我们没道理不支持。”老支书说道。

    周志高又一次感谢周益民,还拉上自己女儿小兰一起感谢。

    周益民微微摇头:“咱们周家庄谢你才对,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读书、认字永远都是好事。

    志高哥,学校还差点什么吗?我或许能帮上点忙。”

    知道周益民有能力,周志高也不客气:“可以的话,粉笔、铅笔、学习本都帮我弄点回来。

    你也知道,有些家庭的孩子是买不起学习本之类的。”

    “嗯!明白,交给我。对了,咱们村有多少适龄儿童?尽可能都让他们去学校吧!”

    这连老支书都有些为难了。

    虽然学费不算高,但有些家庭本来就穷,孩子又多,哪能都送去读书?孩子虽然没什么劳动力,但帮家里干点活也没什么问题。

    让孩子去读书,不仅要花钱,还损失了一点劳动力。

    有些家庭,是不太愿意的,

    “这怕是有点难哦!”大队长说道。

    其实,不用大家解释,周益民也猜到原因。

    “老支书,你们看能不能这样。”

    大家目光随即都转移到周益民身上。

    “有些家庭之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学,主要还是孩子上学的花销问题。如果这由村里来解决呢?”这算是后世一些地方的思路,周益民打算借鉴一下。

    相当于村里出钱搞教育,村民只管将孩子送去学校就行。

    学习好的孩子,甚至还有钱拿。

    实际上,现在的大学不也是这样吗?不仅不用花钱,还有补贴拿回家。

    老支书等人惊了。

    村里解决?学费吗?还是伙食?又或者全部?

    他们周家庄,恐怕没有这个实力呀!他们倒是想,奈何实力不允许。要不是你帮忙搞回来些红薯跟土豆,村集体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大队长苦笑:“咱们周家庄哪有那么大的能耐?”

    这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所以,村里得搞点额外的小创收,明白吗?”周益民说道。

    讲到底,还是穷闹的。

    现在,个人想搞创收有点难度,一不小心就会扯到投机倒把上面,但集体呢?其实,现在的农村就是集体经济的缩影,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60niandai0woyouyigeshangdian/read/97/6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