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合作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且气度不凡,差点让他觉得这人不是周家庄的,而是周家庄的贵宾。

    老支书这才郑重介绍:“他是我们周家庄的周益民,压水井、太阳灶知道吧?就是他发明的。”

    梁村长听后一惊。

    太知道了呀!

    压水井和太阳灶在农村很流行,能不知道吗?要不是有压水井,今年恐怕很多村子的粮食都欠收,比他们双田村好不了太多。

    不止压水井和太阳灶呀!脱粒机听说也是人家弄出来的。

    那些东西,对他们农民都有大好处。他们农民还是懂饮水思泉的,虽然很多人没见过周益民,但会记住这个名字。

    梁村长早就听说,周家庄有个能人。

    没想到,人家就站在他面前。

    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

    他有点诚恐地开口道:“原来是周益民同志当面,您好!您好呀!”

    “梁村长,您客气了。走吧!一起去吃顿饭,真有事情和你们双田村合作。”周益民笑道。

    说完,还给老支书一个眼神。

    老支书跟周益民也算有默契。

    “走吧!还能坑你们双田村不成?”

    梁村长点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老支书让人先带他们进食堂,然后落在后面跟周益民说话。刚才周益民的眼神,就是这意思。

    “益民,我们周家庄跟双田村合作?怎么合作法?”他问道。

    他也清楚,周益民让他慢走几步,就是讲这个问题。

    “我们村不是缺人手吗?我看能不能请人手,反正有口饭吃就行。后山建水库,虽然不大,但以我们村自己的实力,恐怕要比较长时间。”周益民说道。

    廉价劳动力,谁不想要呀?

    也算是一举两得,还赚了双田村一份人情。

    而且,接下来其实周家庄还有很多事要干,靠村里的那一百几十户人,还真有点势单力薄。

    老支书一听,心想也对。

    就是给口饭吃而已,双田村肯定也乐意。

    “支书,我就不进去了。”

    老支书点头:“行!你也回家吃饭吧!这事,我跟他们谈就行。”

    说完,周益民转身回了家,今晚吃锅包肉,奶奶下厨。她老人家现在比较少出手,只要周益民回来吃,周益民基本上都会动手。

    锅包肉是为适应外宾口味,把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

    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北方的咸浓口味令外宾们很不适应。道台杜学瀛就命府内厨师变换菜肴口味。

    于是,名厨郑兴文就把原来咸鲜口味的“焦烧肉条”改成了酸甜口味的菜肴,这一改使哈*尔*滨成为锅包肉的起源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60niandai0woyouyigeshangdian/read/97/6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