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打麦机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如果真的能高效脱粒,他多少也会跟着沾点名气,想想都激动。

    “支书,什么时候杀猪?”有人则是想着吃肉。

    按照惯例,收割前肯定得杀一头猪,给大家开开荤的。

    “后天早上吧!起床早点。”

    村里一共养了10头猪,也就最近才稍微养肥一点。之前,那些猪只能吃猪草,能肥才怪。但也没办法,人都没得吃,谁还顾得上猪呀?

    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生猪不允许私自出售,必须统一交给国家,再由国家来进行分配。

    因此,大家养猪的积极性也不怎么高。

    这时候有任务猪的说法,任务猪太瘦的话,还会被批评,猪的重量不能低于90斤。

    周家庄的10头猪,有8头需要交给国家。

    老支书此话一出,有些村民欢呼起来。

    想到杀猪吃肉,有人就忍不住流口水。

    到了第二天,周益民将脱粒机的关键零件运回来。随行的,还有一位钢铁厂的领导——丁主任。

    钢铁厂得知周益民又打造东西,当即就重视起来。

    尽管周益民跟他们说了,那只是小麦脱粒机,国外早就有了,不能出口。但那些领导立马意识到脱粒机在国内的重要性,他们很想搞清楚这脱粒机的性能。

    “丁主任,那边种的作物,基本上都是我们钢铁厂统一采购。”周益民指着河床那边,盖着塑料膜,非常显眼。

    “好,好呀!”丁主任大喜。

    作为后勤主任,他当然希望吃的东西供应渠道多、稳定呀!

    跟周家庄合作,无疑是一步非常精妙的棋。

    “让乡亲们多种点,我们钢铁厂吃得下,不用担心。”他开口道。

    随后,他目光看向麦田。

    可惜呀!这些麦子得统一上交,哪怕是他们钢铁厂,都不能擅自跟周家庄采购。

    周益民将钢铁厂打造的零件安装上去,很快就组成一台经典的人力打麦机。

    这种打麦机,他们一共制造了三台。

    “这就可以了?”丁主任问道。

    他虽然没用过这种打麦机,但也是搞过生产的人,他自己也是农民出身。建国后,傍上了老丈人,才能坐到现在的位置。

    “试一下就知道。”周益民说道。

    “快,去割些小麦回来。”丁主任喊道。

    有人朝麦田那边冲过去,都很好奇,那“机器”是怎么脱粒的。

    而此时,村民们开始磨镰刀,等着“开镰”。

    磨镰多用青石,石面平滑柔和,磨出的刀刃更有韧劲。

    老支书吩咐,让大家今天就开始收割。公社那边来人了,人家来看了麦田的小麦,看到可以收割,当即要求周家庄开始抢收。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60niandai0woyouyigeshangdian/read/97/6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