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交换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讲真,那些玉米搬上车,村民是心疼的,尽管那也不属于他们村的玉米。

    周益民也不吝啬,给塑料膜厂来的人,都塞了一包中华,而岳修则是多给1瓶拉菲红酒,反正这玩意他也不缺。

    这让塑料膜厂的司机很是高兴。

    他们司机虽然是人人羡慕的职业,收入也不低,但中华烟也很少抽呀!一方面是贵,另一方面是不太好买。

    1块钱一包的中华烟,是国内最贵的香烟。

    “你呀!跟岳叔客气什么?下次还需要塑料膜,直接来找我。”岳修跟周益民说道。

    他也想跟周益民拉近关系,谁都能看出,这年轻人以后前途无量。

    “好,一定。我们村打算搞大棚种植,塑料膜需求还是很大的。”

    岳修也料到周家庄要塑料膜是这种用途。

    现在盖塑料大棚并不流行,也不太好推广,主要是很多村子、大队、、农场、公社等都没有那么大的魄力。

    怕投入的那些资金等打水漂,浪费劳动力,或者得不偿失。

    而这周家庄,他从进村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太一样。

    最明显的就是进村的道路。

    这道路,比一些公社的主干道都平整、好走。很多地方,对道路建设并不重视,认为能走人就行,没必要搞那么大、搞那么好。

    从这条道路,也能看出周家庄的魄力比其他村子大。

    “还是你们周家庄有前瞻眼光。”岳修赞道。

    老支书笑道:“不是我们村有前瞻眼光,是益民有。我们哪懂盖什么塑料大棚?”

    岳修心里吃惊,这么看来,周家庄是周益民说了算呀!

    闲聊了一会,岳修告辞,他们拉着那些玉米返回塑料膜厂交差。

    “可惜,我们这没有竹子。”周益民遗憾道。

    要盖温室大棚,最好当然是钢管结构的。但以当下周家庄的条件,那要求实在太高了。成本也太大。

    如果换成竹子,那成本就能降很多。

    帝都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竹子,栽种量不多,都是从外地引进的,不少还是观赏竹。

    周益民随后跟老支书他们讲述,要怎么盖温室大棚。

    “那怎么办?”有人问。

    毕竟塑料膜都弄回来了。

    老支书和大队长一点都不急,他们了解周益民,既然要弄什么塑料大棚,说明村里能做,满足条件。

    果不其然,周益民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利用河床,它不是凹下去的吗?只要在河堤两头往河中间盖就行。”

    如此一来,反而节省了很多力气和材料。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弄?”有人又问。

    “看你们什么时候有空咯!天热也可以盖的,能加速植物生长,不信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60niandai0woyouyigeshangdian/read/97/6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