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画大饼、要补贴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哲走上前,热情地跟对方握手:“陈镇长,欢迎您来大棚考察,也感谢您对我们蔬菜种植户的重视!”

    陈镇长笑着问:“哟,还挺年轻的,娶媳妇了吗?”

    “还没呢。我现在就想一门心思搞事业,想把大棚蔬菜种好。”

    “你有这个决心很好,但终身大事也不能耽搁了。老话说的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小伙子得抓紧时间了。”陈镇长打趣了一句,挥挥手:”走,带我看看你的大棚蔬菜!”

    李哲先带他进了一号大棚,陈镇长立刻被惊住了,他年轻时也种过地,近些年也会经常下乡,对于农活并不陌生。也正因为了解,才会越感到惊讶。

    一是惊讶于大棚内的温度居然能保持到20度左右。再一个,不光是温度的问题,这种封闭式的大棚和露天种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感慨道:“这大冬天的能种出黄瓜,真是不容易啊!”

    随后,他又参观了二号大棚、三号大棚、四号大棚。见到李哲不仅能种出黄瓜和西兰花,其他一些常见的蔬菜也能种植出来,心中不免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佩服。

    “李哲同志,你建这个大棚花费了多少钱?”

    “整个下来将近6000块钱。”

    “听说你的大棚蔬菜在京城卖六七块钱一斤,一季度得有两三万块钱的盈利吧?”

    “差不多。”

    “好家伙,到明年你可就是咱们村的第1个10万元户了。难怪你不着急结婚呢,明年十里八村的媒婆不得把你家门槛踏平!”

    众人听到这话都跟着笑了。

    陈镇长接着说:”我还听柳主任说,明年你想带着村民一起种植蔬菜大棚,有具体计划吗?”

    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李哲接不上或没有做准备,那就只能是‘嘴上说说’,难免会给人一个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印象。

    李哲略作思考,答道:“陈镇长,我有个'一带一镇'的发展构想,但毕竟经验尚浅,很多细节还需要完善。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想请您把把关、指点指点。”

    而后,李哲将自己和金百万商量的计划,又经过一番润色,用一种更符合时代价值观的表达方式说了出来。

    陈镇长听完,似乎被这个计划惊到了,下意识地问:“你确定蔬菜大棚种植能在全镇内推广?”

    李哲一本正经的说:”如果政府能够再给一些政策扶持,我的把握会更大一些。”

    “想要什么政策扶持?”

    “陈镇长,实话跟您说,我刚开始种植蔬菜大棚,并不是为了赚钱。咱们京津冀地区一到冬天就闹菜荒,我种植蔬菜大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响应农业部的号召,为冬季的蔬菜供应尽一份力量……”

    李哲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场面话,随后话锋一转:”对咱老百姓来说,建大棚的费用确实有点高,能不能申请一些费用上的补贴,比如说建一个大棚补贴300~500块钱?另外,在购买棚膜、建材方面和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方面,能不能给予一些优惠?

    还有,一些极端天气会给大棚造成很大的损失,最好能提供一些修建补助?”

    李哲始终记着明年夏天的那场暴雨,他改变不了暴雨,就只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陈镇长调侃道:”好家伙,我刚来你们村,茶还没喝上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88congshucaidapengkaishi/read/97/33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