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吃早饭撒,店里边卖的东西只是些小吃,不嫌弃的话,我给伱们弄点,我手艺还是相当不错嘞。”
“那给我们两个,一个来三两小面嘛!”陈安笑道。
“要得!”
那男人应了一声,转头冲着方友梅说道:“媳妇儿,你们好长时间没见过面咯,就一起坐着说说话,店里的事情我忙得过来……我去煮面咯!”
方友梅冲着笑了笑,也在桌子旁坐下来。
宏山打量着那忙里忙外,弄头满头大汗的男人,说道:“方姐,你这男人不错,很勤快,接人待物也挺好,是个能过日子的人!”
方友梅勉强笑了笑:“还行,对我很好!”
陈安接过话茬:“那就好好把日子过好就行了。”
在方友梅的事情上,他不想多说什么。
一时间有些冷场。
宏山看着显得很不自在的方友梅,打破沉默问道:“芳姐,当初到我们石河子村下乡的几个锦城知青,都还好撒?”
方友梅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大都没见过,也没得啥子联系,就只见过董秋玲几次,她混得好,现在小车都开上了,是辆桑塔纳!”
“耶,桑塔纳都开上了,不得了哦!”
宏山随即转头看向陈安,又转头看向方友梅:“你晓不晓得她住在哪里?”
“晓得,就住在天府广场那边,青羊区南路一段93号,厂子在莲花池那里,叫莲华印染厂,到那边一问就晓得了,跟杨百万的业务往来密切!”方友梅随口就说了出来。
陈安假意瞪了宏山一眼:“你问这些东西干啥子?”
宏山咧嘴一笑:“我这不是给你找个傍富婆的机会撒,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我和方姐都晓得你喜欢人家,莫装哈!”
“尽是鬼扯,明明晓得不可能的事情,张口就来,不晓得祸从口出蛮!”
陈安没好气地朝着宏山肩膀拍了一下,转而说起别的问题:“你说的杨百万是哪个哦?”
“那是我们锦城的传奇!”
说起杨百万,方友梅似乎都显得有些骄傲,但更多的是羡慕:“听说他九岁的时候就辍学从商了,七八年的时候,他儿子只有二十六岁,那个时候,他儿子就晓得天天跑去人流量最大的人民商场旁边的青年路看形势。
青年路那个时候只有几个人摆起砖头占位子,卖他们从人民商场买出来的鞋帽衣服。
据说当时杨百万只有200元积蓄,等他借了300元领着儿子去摆摊,青年路已经“进步”到摆桌子卖东西了。第一天卖毛衣帽子,他们就挣了300多元。
杨百万当时还在西城区商业局工作,300多元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
这数字吓人,让他一下子尝到甜头,决定辞职经商,
后来杨氏父子到青年路两三个月后,工商部门开始管理这个地摊市场,划分摊位,叫做青年路百货摊区,并收管理费。
杨百万认了两个摊位,每个摊位每月管理费100元。自此,这条街道云集了锦城最早的一批个体工商户。这些个体工商户多以服装经销为业,在各自用几根竹竿撑起的摊位上,挂满各种色彩绚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