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安道早年也参加了游击队,解放后由于他上过高小,又积极参加扳倒三座大山的工作,被组织任命为茅山乡乡干部,现在为茅山公社的公社主任。
他们一家的生活水平在基层属于天花板的存在,不需要接济,但他一家也没有太大的能力接济别人。
不管是报当年的恩情,还是别的,张家都需要张安民来帮扶。
由于张安民十多年不间断的帮扶,张安业兄弟俩的子女已经长大成人,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他们在兴隆当地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三位都已经结婚生子。
张家第三代,张晚风不是老大,他排行二。
在张安业两家日子有所改善之后,张安民每月寄回老家的钱,基本上用来供村里有困难的孩子上学。
“寄回去就好。”老张同志应付了一句,转身继续摆弄着他的花花草草。
张晚风对此也习惯了,脱了胶鞋进屋歇着。
刚躺下,老张同志就很招人烦敲了他的窗户。
不情愿的爬起来,问:“您老还有什么事?”
“不是我有事,是你妈临出门嘱咐我,等你回来一定告诉你,中午饭交给你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跑了。
“什么?让我做饭,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太长。”
不对,越想越觉得这事有鬼。
张晚风的利索的下了床,脚拖着凉鞋,打开门,伸出半个身子,踅摸着老张同志的身影。
未见其人,就听见隔离客厅有人在哼唱着冀北梆子,比郭老师的味还正。
就当他唱着,“……国难当头焉能隐身,利国利民万死不辞。”张晚风出现在他的面前。
“我妈应该是让您老下厨吧!”
“不,你妈点名道姓让你来做。”
“我的厨艺水平我妈一清二楚,肯定不会让我来做饭。”
老张同志眼神一闪,道:“就因为知道你小子的厨艺水平不好,这才让你多锻炼,你不要担心做不好,关键时刻你爸我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中午饭你妈说了,烧点米粥,炒个菜就成。”
越说越来劲儿,老张同志坐直了身子道:“对了,做粥啊四碗水抓一大把米就行,炒菜不要提前放盐,拿不准咸淡就一点点加。……”
想想好像没了,于是结束话题,“配方都告诉你了,你回屋好好想想,所里还有点事我得过去一趟。”
说完一点不拖泥带水,推车出门。
“嘿!这叫什么事?周末,还不如上班呢。”
张晚风明知老张同志说话掺了水,但他还必须接着,谁叫他这人有担当。
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想给杜岚女士做一顿饭,孝敬一下。
要是按原身的厨艺水平,属于是药死人不偿命,但现在他可换了芯,来自后世的他,除了喜欢跟学妹探讨艺术之外,对厨艺还是有所涉猎,厨艺水平不敢说是第一,那也是第十。
回屋非常正式的掏出笔记本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