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江弦现象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这个李国香的形象,不就是之前《红旗》那篇社论里说的那个经理?”

    “江作家紧跟时事啊!”

    “你们看完了没,借我看会儿。”

    梁左越听心越痒,一下课,午饭都不去吃,匆匆忙忙就上图书馆转了一趟,万幸,还有一册《人民文学》没被借走。

    他兴高采烈找位置坐下,激动的循着目录,往《芙蓉镇》所在的那页翻去。

    “哎?”

    “哪去了?”

    梁左翻了半天,愣是找不着对应的页数,观察半天,才发现书缝处一排犬牙交错的撕裂痕迹。

    “这特么哪个孙子给撕下去了?”

    “太特么缺德了!”梁左感觉自己脑袋都气大了。

    万幸,沙汀刊载的那篇评论,仍留存其上,梁左匆忙翻开。

    《创作界的一个新成就‘芙蓉镇’》

    [《芙蓉镇》的问世,不仅是江弦创作道路上的一次飞跃,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破。]

    [这部长篇小说《芙蓉镇》继承并发扬了“反思文学”,可谓应运而生,其艺术起点之高,笔触之大胆深刻,格调之雅,与此前的长篇小说判然不同。]

    [责任编辑王扶首次阅读未修改的手稿时,便一下被震撼,像江弦这样,从一个新的角度反映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提示在农村造成的危害,在中长篇里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真有那么好么?”梁左满眼震撼的将杂刊放下。

    这篇沙汀的评论,对他只算是扬汤止沸,甚至可以说火上浇油,他魂不守舍的走出图书馆,恰巧撞上来借书的王小平。

    “你来借这一期《人民文学》?”

    “你看上了?”

    “没,这一期都被人借走了,你得等等。”

    “啊?”

    王小平傻眼了。

    她忽然想起,以前不知谁提过一个概念,说:江弦的作品往往会招来许多作者的批评,但在社会上极受欢迎,能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就叫“江弦现象”。

    梁左骑着自行车,跑了七八个售报点,都没买到第9期的《人民文学》,最后还是在中关村一个偏僻邮局买到一份。

    他蹲颗大杨树底下,迫不及待掀开。

    《芙蓉镇》,江弦。

    “这世道,你不踩我,我不踩你,就活不下去。”

    光是第一句引子,就把梁左给吸引了进去,一幅南国乡村风景画在面前徐徐展开。

    等他再抬起头,满脸的意犹未尽。

    “这就没了?”

    “怎么还得再等一个月啊。”

    梁左抓耳挠腮,跟白颐路两侧农田里那发了情的红眼牛似得,恨不得这时光快些流逝,直接流逝到第10期《人民文学》刊发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7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