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好时代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上映的。

    而《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这几部片子则是在嘉禾的院线上映。

    总的来说,新宝的创办,完全打破了香港影视界的旧格局,正所谓不破不立,新宝的出现,也大大的激发了香港电影人的创作能力。

    据说当年港产片的发行数量直接提升到了115部,比前几年有显著性的增多。

    在票房上呢,新宝也表现的非常不俗,成立之初的那几年,每年的票房收入都能达到两亿左右。

    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越了老牌院线德宝和金公主这两家老牌院线,仅比最猛的嘉禾差上一点。

    而且新宝制作的片子,不但在香港本土卖座,在外也同样反响不俗。

    比如徐克的《笑傲江湖》系列。

    许冠杰、叶童、张学友、张敏主演的那部。

    这是新宝跟金公主联合投资的。

    虽然第一部没有拿到很好的票房,但他们仍然坚持拍了第二部《东方不败》,没想到直接引爆市场。

    这部电影,不但在香港大卖3千多万港币,而且在省里,韩国市场,也均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票房成绩。

    这直接刺激了海外,让海外的热钱投资更为疯狂,想着法子要参与港片制作。

    这个时候呢,其他三家院线也不是傻子,看着新宝赚的盆满钵满,赶紧有样学样,顺其自然的开始接收海外资金,扩大生产,亦或者自己投资拍摄影片。

    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叫“卖片花”,就是说在开拍前卖出海外发行权。

    省里的发行权卖个大几百万,东南亚发行权再卖个小几百万,这样基本上就够影片的制作成本了,而日韩市场的版权费和香港本土的收入,那就是纯利润。

    这样一来,香港制片方付出的只是好的构思,以及许诺使用名气大的导演和演员拍摄,用通俗点的话来讲,就是只需要一个PPT就能空手套白狼,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用屁股想想,都能想明白这其中有多大的暴利,而有句话说得好: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香港电影这么好的生意,顿时就刺激了无数的香港电影人。

    于是很多电影人都开了制片公司,直接绕开几大院线,单独的跟省里、东南亚片商界联系。

    比如说,刘德华创办了“天幕电影”,刘镇伟王家卫创办了“泽东电影”,曾志伟、陈可辛等人创办了“UFO”.

    这些电影人手里的公司,都是受益于“卖片花”这个制度才运作起来的。

    因为当时港片的最大市场是省里嘛,几乎三成的票房都是省里市场贡献的,所以到了90年代,香港电影的主要投资方也不再是嘉禾、金公主这些个的老牌院线。

    是谁呢?

    著名的台省八大片商:

    第一大的是中央电影公司的副总经理徐立功,他拥有省里新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