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假的
气氛尴尬,王一地主动挑起话头,“《人民文学》现在看起来真是井井有条的模样。”
“是啊。”刘鑫武点点头。
“嗯,这些年推出的经典作品也不少,还有新捧出的新人作家,格非、刘震云我看都是很有实力的作者,看来由江弦同志接替王濛同志主持《人民文学》也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决定,在他的主持下,《人民文学》成果颇丰啊”王一地说着说着很快意识到自己又谈及了刘鑫武的敏感区,及时中断了自己嘴上的话头。
刘鑫武似乎并没太介意,而是跟王一地打听,“老王,你是说,江弦同志写了部新稿子?怎么你们《儿童文学》还来约稿?是儿童文学作品?”
“不错,正是一篇儿童文学作品。”王一地点点头道。
“哦,他写儿童文学作品?这倒是少见”刘鑫武撇了撇嘴,在他心里,江弦这样的作家,应该继续挑战文学的新高峰,应该更自由地扇动文学的翅膀,这也一直是他这个副主编对《人民文学》这部刊物寄托的希望。
而江弦居然在这个时候搞起了儿童文学创作
这在刘鑫武看来,似乎有种“养老”的意味在里面。
因为让江弦这样的作家写儿童文学,那实在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
他不免觉得,江弦可能已经打消了在文学上更进一步的想法,他这样的作家写儿童文学,那就是自甘退步。
“还好,还有别的作者在发表好文章。”刘鑫武低声感叹一句。
这不,刘鑫武刚看过一部朋友推荐给他的自传体,讲述的是作者在藏地期间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书名起的响亮且惹眼——《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小朱。”刘鑫武喊住路过的朱伟,给他说了下王一地和徐德霞的事情,让他代自己带这俩人去江弦那儿一趟。
这位副主编平时刻意与江弦保持距离,对于他的想法,朱伟心领神会,笑着答应下来。
于是,王一地和徐德霞顺利的在江弦的那间小办公室里见到了他,这会儿正低头皱着眉头看着一份稿子。
“主编!”带王一地和徐德霞过来的朱伟喊他一声,江弦从桌上的稿子里抬起头,扫一眼面前的几人。
“嗯?这是?徳霞?”
“江弦同志,别来无恙啊。”徐德霞微笑和他打声招呼,然后介绍说,“这是我们《儿童文学》的主编,王一地同志。”
“嗷,久仰久仰。”
江弦站起身,和王一地握握手,然后将桌上的稿件拿给朱伟,“这份稿子有点儿问题,打回去吧,和几个编辑说一声,稿子发不了。”
“好。”
朱伟瞥一眼稿子,他也是有点儿意外,这是一份报告文学作品,这份稿子他也听说了,本来《人民文学》负责终审的编辑是崔道怡或者王朝垠,不过这份稿子是刘鑫武推荐上来的,他特意安排让主管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的这一块儿的周明负责终审,完成了三审三校的流程。
本来按道理,这篇稿子都已经没什么问题,等着接下来印刷了。
可惜江弦对《人民文学》的掌控力太强,外加和刘鑫武之间的恩恩怨怨,平时对副主编刘鑫武的一举一动那叫一个关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