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蓓?什么蓓?”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智取威虎山》,不论是以前的样板戏,还是后来徐克拍的那个电影,都是从这部改过来的。

    当时还是五十年代中期,龙世辉在一大堆来稿中发现了曲波寄来的长篇《林海雪原》。

    他一眼就看出,这先天不足:语言结构上存在问题,文学性不强,只是一堆素材,可他这个题材很棒,作者的生活底子厚实。

    简而言之就是,作者很有想法,但是文笔一塌糊涂。

    于是他邀请作者来到京城,和曲波一起商量修改书稿,苦口婆心地给作者讲如何结构文章,如何剪裁取舍。

    原稿里没有对爱情的描写,龙世辉说一部长篇全都是男子汉打仗不容易吸引读者,你可以写个女角色。

    但是编辑的想法要转化为作者的文字,这绝非一日之功,龙世辉索性亲自动笔修改,呕心沥血几乎把重新改写了一遍。

    里面,小白鸽白茹这个人物就是他加上的,“少剑波雪夜萌情心”这个情节也是他写的。

    《林海雪原》出版后,曲波一举成名,但很少有人知道龙世辉这名编辑在背后做出的贡献,从一堆素材变成一部完整的,说龙世辉帮曲波写了半本书也不为过。

    除了这部《林海雪原》,龙世辉还操刀过杨沫的长篇《青春之歌》、马识途的长篇《清江壮歌》、莫应丰的长篇《将军吟》.

    不仅有茅奖作品,还有《青春之歌》这样风靡大江南北的畅销书,更是有数篇被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

    总之,不论是章仲锷,还是龙世辉,这都是《当代》压箱底的宝贝编辑了。

    别说《当代》了,就是在整个京城,在整个中国,这两位也是响当当的大编辑。

    后来这两位也都被好事者双双选入所谓的京城“四大名编”之列。

    拿“四大名编”其中两位“名编”同时“辅佐”一位作者。

    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可见《当代》的重视程度有多夸张。

    当然了,李景峰一想到那个作者是江弦,就觉得这一切也都合理了。

    是,你们派出的是四大名编不假。

    可对方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鲁迅文学奖”第一名、多次“全国优秀短、中篇”得主、“中国电影金鸡奖”得主、首届“十月文学奖”得主、《人民文学》“我最喜爱的作品”评选活动第一名.

    除去这些名誉,对方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京城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首任馆长、国家一级文学期刊《人民文学》现任主编.

    就不说这些身份,就说江弦作品在读者群体中堪称恐怖的受欢迎程度,每篇文章在文学界、评论界掀起的巨大讨论度,以及他曾发起和主导推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意识流”等多场文学思潮的恐怖战绩。

    这样一位作家,用章仲锷和龙世辉两位编辑来共同操刀他的究竟是《当代》吃亏还是江弦吃亏,谁能说清楚呢?

    李景峰刚才还有些诧异,何启治怎么这么大公无私,明明是他顶着大雪约到了江弦的稿子,结果转手就把责任编辑的位置让给他人。

    现在一想,他是何启治的话,他恐怕也不会接下这部的责任编辑之位。

    说的好听一点,这是知进退、识大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