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而眼下这个“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在他看来就是个最好的契机。
和当下这么多名笔共同创作,在这个创作期间,能让他学的东西可太多了。
一次碰头会结束,除了最豪横的海岩,其他人都做出了加入的选择。
毕竟不是谁都像海岩那样,可以豪横到完全不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去赌上一把。
把事情交代完,大伙就七嘴八舌聊上了电视。
江弦放话了。
要做就做最好的!
要馋死观众,一到放电视的点儿,大街上都找不着一个人,连小偷都没有那种。
全国人民除非是家里没电视或是赶着上厕所拉屎顾不上,其他人全都得守在电视前头等着看这部剧。
要做就要做到这种水平。
一上来就这么高的要求,一下子给了在座众人极大压力。
“要我说,咱们在座这些编剧、作家,有的当过军人,有的插过队当过知青,有的人干过工厂,有的人上过大学,那写一个东西出来,你写工厂,我又没去工厂上过班,难免碰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硬写就特容易让别人笑掉大牙。”王硕这个时候站出来说。
这话马上得到了在场众人们的共同认可。
“老王说的对,咱要写就写一个大伙儿都共同经历过的东西。”
“是,写作不能离开自己的经历,要是写的不是大伙都熟悉的东西,那一个人写的再好这剧也白瞎。”
“有啥是咱都熟悉的事儿?”
众人七嘴八舌,唠到最后,满屋子烟味儿,一帮老爷们也全都饿没了力气。
趁着大伙儿聚在一块儿的热闹劲儿,江弦干脆领着他们直接上了海岩当经理的昆仑饭店。
海岩也够大方,任由大伙胡吃海喝,完事儿以后就要给“海马”的众人签单儿。
不过被江弦拦了下来。
“您甭客气。”海岩笑着说。
江弦坚持拒绝,“今儿是‘海马’一块儿吃的第一次饭,我这个头儿没理由不买单。”
“.成。”
海岩和江弦此前接触不多,只是看过他一部《三岔巷劫案》,觉得这电视剧编的挺不错,他作为警察看的热血沸腾的,因此心底存着些好感。
可到底没认识过,这份印象见面以后究竟还能留下几分,这要存疑。
结果眼下真的和这位大作家接触上,亲眼见过这个男人的说话做事风格以后,海岩好感大增,觉得他很有一套,很有风格,真是个人物。
从昆仑饭店出来,刘震云准备回单位去,结果被江弦拦住。
“震云同志,上哪儿去?”江弦从黑色伏尔加里车窗里喊了一声。
“回单位,下午还有事儿。”刘震云笑道。
“上我车吧,我给你送过去。”
“不用,不麻烦,离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