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江弦的“青年三部曲”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江弦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你别无选择》,加上这一篇《无主题变奏》,可以一块儿组成一个系列,就叫‘青年三部曲’!”

    “好主意,美国人把《麦田里的守望者》当做无数美国青年的‘救命神书’,照我看,江弦这个‘青年三部曲’,也能被当做咱们中国当代青年们的‘救命神书’。”

    “好想法!”

    《花城》的主编苏晨站旁边听了半天,听着这个提议,登时眼前一亮。

    “这样,咱们准备准备,我去找江弦商量一下,咱们下一期,就做一期专号,刊登这个江弦的‘青年三部曲’,全文刊发这三篇,再整理一些文学界对这三篇的重要评论。”

    “那这一期‘青年三部曲’的专号,肯定能再创下一波新的发行记录!”有编辑激动说。

    有了这个计划,《花城》的编辑部成员们又是一阵亢奋。

    另一边,江弦也很快接到了《花城》的电话,听来了这个“青年三部曲”的事情。

    “青年三部曲?”

    “有点儿意思。”

    对任何一名成名作家来说,似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三部曲”:

    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但丁的《神曲》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

    巴尔扎克的《幻灭》三部曲:《两诗人》、《外省伟人的巴黎》、《发明家的苦恼》。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以及他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江弦写作这么久,因为合成的关系,一直都是独立发表作品,没有做过什么系列。

    没想到这次误打误撞,竟然让《花城》给他捣鼓出这么个“青年三部曲”。

    而这三部,放眼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也是最适合组成“青年三部曲”的三部了。

    说他们是“青年三部曲”真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因为整整几代的青年人,都从这三部之中获取了鼓舞和力量。

    《花城》要做这个专号,江弦欣然答应下来。

    他当然明白,把“青年三部曲”做杂志专号的话,相比于出版这么一套“青年三部曲”的丛书,会让他少赚很多的钱。

    但对于如今的江弦来说,计算一下他现在的资产,这笔稿费他已经不太能放在眼里了。

    就像是他如今在刊物上发表。

    他完全能以出版的方式发表,赚取更大的利润,却非要在刊物上发行。

    相比于稿费,江弦更在意稿费之外的别的收获,那就是自身名气的提升。

    在知名刊物上发表作品所带来的名气提升效果一定是大于出版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发表在刊物上,不仅可以提高作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也可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