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颠覆性读物”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从餐厅出来已经十点多了,我们踏着泥泞踉踉跄跄地走向车站。老Q沉默着,漠然地看着稀疏的街道。车来了,她跳上去比我高了一截儿,我看见她从车窗里探出身来,泪流满面

    我们分手了。

    这分手写的太潇洒了!

    王小波叹服的同时,又由衷的赞叹,寻常作者可能就把停止在这里了,可江弦居然没有在“我”和“老Q”分手的地方停止。

    这份处理堪称绝妙!

    是的,江弦并没有就此搁笔。

    在此后又紧跟着写了一段:

    “我累了,我想回家。我想起妈妈一定为了给我换一条干净床单把我床上乱七八糟的书都放回书架上。今天我还要从书架上把《伪币制造者》拿下来继续读。

    老Q,我还会给你写一篇故事。

    若干年后当你被分配到某个团所拉琴,去为香港什么地方来的未流歌星们伴奏,下班后顺便买五毛钱肉馅和几个胡萝卜回家的时候,而我还会和现在一样,心情总是莫名其妙地愉愉快快、恍恍惚惚,过马路时不会看看是否走在人行横道上.

    ”

    真绝了!

    江弦在“我”和“老Q”分手以后,又接着预想老Q也被商业文化割裂成机器工具。

    看看江弦这格局有多大!

    一篇表面上看是在讲述男女情爱矫揉造作的文章。

    实际上呢?其中蕴含着他对西方文明挟持的污染病菌的焦虑与反省,还有他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自己的思考和倾向!

    从80年代开始,东西方文化碰撞已成为全球性的境况。

    在中国,这种碰撞也已经从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层次变迁深入到社会的潜文化、隐文化层次。

    每个人都在被影响。

    日常生活的习惯,个人的行为模式,个人的价值标准及心理积淀。

    那么江弦这篇《无主题变奏》想写的其实就是这些。

    那种潜文化的更新蜕变、脱胎换骨。

    那种文化意识更迭、价值观念转换带来的人的自我建设的觉醒、苦闷、焦灼、失落、荒谬的情绪和感觉。

    所以什么是“无主题变奏”。

    当主流意识形态变换了自身的存在方式与表意策略,传统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随即溃散为“无主题变奏”。

    思考完这一切,王小波轻揉眉心,稍微凝神,然后提笔写下:

    《当代文化意识对古老文化思想的冲击——读‘无主题变奏’随想录》

    当王小波被《无主题变奏》这篇震撼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国内文学界,也因为这篇《无主题变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腥风血雨。

    没办法。

    江弦太有名望了。

    只要是发表和这个名字有关的文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