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一巴掌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刚闭上眼,耳边便传来江弦的声音。

    “乘务员同志,有位女同志占了我的床铺。”

    “是么?我去看看,你是哪个床?”

    “那个。”

    “.你他妈。”

    刘小庆气急败坏坐起,羞红着脸,赶紧穿鞋,落荒而逃。

    “哎?小庆老师,怎么是你啊?”江弦明知故问一句。

    “.”

    刘小庆说不出话,捂着脸怕被认出,心里郁闷的想吐血。

    她咬着后牙槽、踩着皮鞋往自己车厢里回,鞋帮子还耷拉着没提上去,露出一截的粉色皮肤的足跟。

    江弦舒舒服服躺回去,眯了大概三个小时,天色渐晚,终于听到乘务员喊:“上海站到了!”

    主创人员乱七八糟下了车。

    刘小庆还跟姜文闹着脾气,隔了老远,也不看他,不过目光频频朝着江弦这边儿看过来。

    在月台嚷嚷着凑齐,点了个名,外面有上影厂的车来接。

    制片人汤丽绚给他们安排住处,先过一晚。

    和平饭店这座外滩与南京路交界口的建筑,是上海的城市名片。

    鲁迅、司徒雷灯、杜月生、father、钱雪森、印度诗人泰戈尔、美国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摩登时代》女主角宝莲.高黛、大球转动小球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繁花》的宝总。

    都在这里留下过一段历史。

    这饭店以前叫中央饭店,也叫帝国饭店,西侨开的。

    后来几番辗转,成了华懋饭店,到了著名的犹太人跛脚沙逊手里。

    解放以后,终于被收归于SH市政府,改名“和平饭店”,主要是接待访沪的苏俄海军官兵。

    “好地方啊!富丽堂皇,难怪那会儿不让开。”

    姜文打量着门口,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惹得正跟他冷战的刘小庆一阵白眼。

    相比之下,江弦就游刃有余了许多,跟谢晋还有上影厂的厂长徐桑楚,以及几名文化厅的同志侃侃而谈,边说边上楼。

    上影厂相当重视《芙蓉镇》这部影片,这次首映式也摆出了相当之高的规格。

    市文化厅、上海日报原文体B主任高级记者姚震发、黄埔晚报副总来鹤祥等等都来了。

    “你们是不知道,为了保护内外景统一,胡记客栈、秦书田家、五爪辣家几处所用木料,那都是专门从外景地的旧房子上拆下来,又专程运到上海。”

    时年60多岁的谢导,激情、潇洒、和蔼慈祥,滔滔不绝的介绍《芙蓉镇》拍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为了让胡记客栈天井里的一块石板具有自然光滑的质感,让雨水打在上面能发出特殊的音韵,请置景工人打磨了足足十几天!”

    大伙巴拉巴拉聊着。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