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出师不利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这电影可是改编自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读过原著,被原著所感动过的观众无数。

    电影上映,他们没理由不去看。

    带着种种原因,观众们来到影院,收看《芙蓉镇》。

    这一看,不得了了。

    因为亲嘴了。

    在公共场合接吻,出现接吻的画面,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的道德所不容的。

    就别说接吻,前几年,连女青年烫发、搽雪花膏,穿款式新颖的衣服、跳健康的集体舞,甚至养花都会被加以非难!

    很多单位,不准留烫发和披肩发的女同志进单位大门,门口还会有人站岗,凡是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的男女工人一律不准入内。

    有些地方还会组织纠察队日夜巡逻,在大街上见到有人穿喇叭裤,上去便剪.

    道德的自由一直都是从来都不是从天而降,静水深流。

    而是源自先行者们一次次试探性的推动。

    在中国公众场合出现的第一次接吻,不是中国人,也不是电影,而是杂志封面。

    1979年第5期《大众电影》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

    这张图片,自然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时有位宣传干事给编辑部写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当前中国,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

    “万没想到,在经过洗礼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们竟然堕落到和XX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

    “实在遗憾!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

    “回答我!”

    “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

    这些声讨,说到最后,和后世都是一样的,都会扯到青少年的身上。

    在信件最后,这位读者挑战式地说,“你们有胆量,请在《大众电影》读者来信栏,原文照登一下我的信,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

    编辑部还真“有胆量”,当即全文刊发了这封信,在杂志上开展讨论。

    结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来信和来稿一万多件,在一万多件信件中,赞同这位宣传干事的还不到3%。

    有了《大众电影》的这次试水,影视圈也开始以真人试探思想解放的边界。

    1979年,电影《生活的颤音》之中首次出现接吻镜头。

    据说男女主接吻时嘴上还贴了层膜,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接吻,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

    不过电影还是引起了剧烈的轰动。

    后来的《庐山恋》影响更甚,张瑜主动在唐老师脸颊上“蜻蜓点水”的一吻,给了一代人震撼,成为年轻男女的恋爱教科书。

    而如今上映的这部《芙蓉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