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人民文学》的编辑们都气疯了。
什么?你们还有空调?还有冰箱?还有电视?.还有啥?微波炉?!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听了那边儿的环境,再看一眼四周:编辑们一个挨着一个,没一点儿多余空间,一个个身上紧紧裹着又厚又臭的棉衣,写稿件的时候甚至要戴手套,还得反复呵气融化笔尖,因为墨水易冻结。
这谁心里能平衡?
谁不想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里上班儿。
随着消息越传越开,原本人嫌狗弃的《人民文摘》编辑名额,马上成了《人民文学》编辑们挤破头皮也要争抢的香饽饽。
以前拼的是谁工作经验多,谁资格老,谁就能留在《人民文学》。
现在倒反天罡,谁工作经验多,谁资格老,谁优先往《人民文摘》调。
一时间,编辑部的风气都成了,只要能调去《人民文摘》,无形中便高出了主刊编辑们一等。
这下曾以“皇家刊物”编辑身份自傲的《人民文学》众编辑们全破防了。
嘴上虽然不说,看着那一个个牛哄哄、优越感渗透进骨子里的副刊编辑,心里都卯足了劲儿,期盼着主刊的发行量能翻个几番,重塑当年“皇家刊物”的辉煌,从成绩上镇压副刊。
“石老?石老?”周平讲了一会儿,见石阳晖有些恍惚,便抬起手在他面前挥挥。
“哦。”
石阳晖回过神来,脸色复杂,带着些土色,“咳,小周,你不是要送稿子去么?去吧。”
“那我去了。”
周平抱着稿子,跟石阳晖道句别,又回过头,看了眼石阳晖佝偻的背影,觉得有些奇怪。
是错觉么?
怎么感觉石老好像一下子就变苍老了不少?
石阳晖确实破防。
他本想撺掇着编辑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这一次王濛的大动作。
谁料编辑们早已被江弦拿下!
这小子阴险啊,太阴险了,早已在无形中渗透!
碰上这样的对手,石阳晖着实有些绝望。
我们这么善良淳朴的社会,怎么会培养出这么鸡贼的年轻人?
这对么?
此刻,石阳晖恨不得千刀万剐的江弦小儿,这会儿正坐在1985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的办公室里喝茶。
黄一鹤精神奕奕,“今年办了阅兵,美国洛杉矶也办了奥运会,咱们十几亿人的国家,在演播室办春节晚会太寒酸了,必须展示出宏大的场面,我觉得应该在工人体育馆举办,是不是很大胆!”
“大胆不大胆的.我倒是想起了一位故人。”江弦抬头看他一眼,只觉得黄一鹤谋里谋气的。
不过跟老谋子不一样,黄一鹤不光嘴上说,他也是真把春晚搬到了工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