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个电影,我觉得拍的还是非常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从人物命运的变迁,传达出深广的内涵,不算太突破尺度。”
“这还不算突破尺度?看看电影里头,李国香、王秋赦、窦宝莹这些反面人物的形象,人性扭曲成什么样子了?这简直是给我们脸上抹黑!”
“我觉得不用太上纲上线,实事求是嘛,这不正是通过一个个富有个性色彩的人物,揭示了给人民造成的灾难?”
“是啊,我觉得胡、秦两个形象塑造的都很好,当李国香不敢爱,只能亵渎爱时,秦书田与胡玉音却敢于爱,不怕坐牢也要爱,最后他们也得到了真正的爱,多么感人的故事。”
众人意见不一,争论的不亦乐乎。
渐渐形成了支持和反对两派。
支持派认为《芙蓉镇》是一部优秀的影片,赞成影片正式上映。
而反对派则觉得,《芙蓉镇》电影存在局限性,并且有抹黑的嫌疑,这就是一颗“大毒草”,坚决反对《芙蓉镇》这部电影公映。
边华伟也明白了,今天这个会,其实就是《芙蓉镇》电影审核的环节之一。
这会儿在电影审核这一块儿做的很乱。
审核并不是什么固定的审片组织来审,审片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后世也没有,从来都是按照上面的精神来作判断。
因此,能不能上映,就要经过多方面、多次的讨论,最后综合各方的意见做出决定。
这个各方包括了你能想象到的任何组织。
据说《原野》拍摄7年之后才获准上映,就是因为复联认为影片主人公乱搞男女关系。
而实际上,其实影片表现刘小庆与杨在葆的幽会戏,观众们只能看到刘小庆解开了一颗纽扣。
这么松散的审核机制,也就导致了,80年代的电影时而松、时而紧。
好些电影都是:刚上映的时候非常卖座,观众们看的正乐呵呢,就在票房欣欣向荣眼看就要创造记录之际,片子居然给封了!
邪典题材尤其是这一类电影的重灾区,像80年代的老国产片《凶宅美人头》、《毒吻》、《黑楼孤魂》、《银蛇谋杀案》等等。
又邪又重口味。
在一个没有明文标准的电影审查制度之下,你可以在电影《疯狂的代价》、《游侠黑蝴蝶》、《夜半歌声》等电影中看到:
“浴室洗澡但关键部位被字幕遮挡。”
“土匪欺负民女,镜头快速扫过半露的民女,然后侠女现身。”
“小姐为了跟毁容的恋人团聚,用两根银针刺瞎了自己的眼睛。”
《游侠黑蝴蝶》是最猛的。
导演不知道从哪得到启发,觉得富人喝人奶是最腐败的行为。
于是电影上映以后。
观众们坐在影厅,看到露点特写填满银幕,所有人一时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神秘的大佛》也够绝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