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当我站在尼采的角度...”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评论写完,李陀读了两遍,自觉满意。

    翌日一早,他便迫不及待的将《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稿子,连带着他的这篇文学评论,一并给《花城》编辑部寄去。

    路途遥远,这封信寄到广州的时候,已经是六月。

    与此同时,《花城》这本双月刊,1984年的第3期期刊也已经在六月份发行。

    这一期的《花城》以头条的形式,以及绝大部分篇幅,刊发了江弦的两篇,《漂流者》以及《饥饿游戏》。

    要知道,江弦上一次在国内发行作品,已经是去年秋天的事情了,还是在《延河》发表的一部长篇《最后一个匈奴》。

    之后他就出国学习,除了有几家杂志社的集中收录了他曾经发表过的作品出版,江弦就再没有什么新作在国内问世。

    一向创作力旺盛的作家江弦忽然沉寂这么久,他的读者们等的那叫一个望穿秋水。

    等待的同时,对江弦下一部作品的期待也在无形的提高。

    毕竟你憋了这么久,想必一定是有什么大动作,才耗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而《漂流者》和《饥饿游戏》这两篇在国内的首发,也让读者们感觉到,他们的期待被满足了.不,被塞满了。

    在读者心目中,江弦这个名字就是高质量的保证。

    自他开始写作以来,发行的每一部作品,都维持着极高的水准,为他积攒下了超绝的口碑。

    《花城》发行以后,让读者们感到失望的是,江弦的新作并不是《最后一个匈奴》的下半册。

    但这份失望的情绪很快就被抛之脑后。

    《漂流者》和《饥饿游戏》两篇虽然都是偏向西方风格的文学作品,但其质量绝对没有辜负读者们对江弦的期待!

    《漂流者》情节紧张和感人,通过傅三明在海上漂流的经历,探讨了信仰、生存与残酷的人性等问题,故事结尾还有两次反转,让人头皮发麻。

    《饥饿游戏》从设定上就堪称是脑洞大开,意想不到的情节加上丰富的象征意象,让这部作品的内涵更加深邃丰富,阅读的同时,自己也仿佛在跟着主角冒险。

    在国内基本上千篇一律的传统文学语境下,两部一问世,瞬间便刺激到了国内读者们的味蕾。

    阅读这两篇不同于国内主流文学的,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无与伦比的阅读盛宴。

    连带着《最后一个匈奴》下册仍没问世的不痛快,也被读者们遗忘了。

    在阅读过后,他们纷纷将这两篇推荐给亲人朋友,越来越多的读者们了解到这两篇,踊跃购买,竞相阅读,很快形成了一股炙热的潮流。

    13万份、27万份、41万份

    读者们汹涌的热情,让销量持续萎靡的《花城》迎来了一个惊天的上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1984年第三期的《花城》就再次打破了创刊之初曾创下76万多份的发行记录。

    即便是文学期刊最鼎盛的今天,这份成绩也绝对能让《花城》跻身于一线文学期刊的前列。

    《花城》的苏晨断定,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