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觉得自己回到现代了。
“不对啊江弦。”
饶月梅这时候后知后觉,“你又没来过美国,你怎么知道这些?”
朱琳和朱母也都觉得奇怪,这些在她们看来非常陌生的家庭用具,怎么江弦会了解的那么清楚?
“.你们忘了,我去过日本,在那里见过。”江弦编出个理由。
好在这个时候聂华苓也来了,邀请他们去她的家里吃晚饭。
江弦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冰箱里空无一物,这个时候去采购什么东西也来不及。
聂华苓家距离“五月花”公寓不远,是一座小山山腰上的洋房,古朴雅致,木板的阳台正对着郁葱的树林和爱荷华河。
“这块儿的房子有对外出租的么?”江弦冲聂华苓问。
聂华苓意外,“这我不知道,怎么了?你想在这儿租房子?”
“有这个想法,毕竟我们在国内住的都是砖木结构的四合院,我怕我爱人她们住不习惯这种公寓楼。”江弦说。
喜欢玩《彩虹六号》的玩家可能有这种体会,好多墙面都是木质墙体。
这其实来源于现实。
美国的平民基本不用混凝土建房子,房子大多是木材框架,外墙再覆盖一些石膏板、石棉板或纸面板。
在后世,经常能看到一些老外一拳把墙砸个洞的表情包。
这在美国是很常见的事儿。
毕竟这样建的房子太脆了。
“中国人喜欢有个小院子,而且自己有房子住,环境也稍微安静些,既方便我夫人休息,平时我创作也能在比较安静的地方进行。”
“我知道了,回头我会帮你打听。”
聂华苓点点头,又问,“江弦,你有足够的钱么?”
聂华苓自筹给每位作家提供四千美元的经费,这笔钱基本只够解决作家们在写作计划期间吃饭花销,江弦要租房子的话,那可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钱?你先帮我问一下吧,钱的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江弦神秘说。
进到聂华苓家里,她的丈夫安格尔也起床了,陪众人聊起了天。
安格尔是个美国诗人,和聂华苓一起发起的国际写作计划。
在聂华苓家里墙上,挂着安格尔年轻时候的照片,还有他出第一本诗集的时候,报刊上的一些评论文章。
朱琳受到启发,“这样装饰家里真好看,回去以后我也把那些你的评论文章收集起来挂在墙上。”
聂华苓这时候解释说,“我丈夫身体不好,最近一直在生病,所以没去接你们。”
朱琳母亲刘医生一听到了她擅长的领域,连忙关心,“安格尔先生怎么了?”
“医生说他的风湿从肩膀转移到了耳朵上。”
“那确实应该多注意休息。”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