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非虚构小说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气的说。

    王安忆点点头,心里一时间有点小得意,这可是多亏了她的人脉,他们才在旧金山有了这样搭车的便利。

    人越缺少什么,就越想证明什么。

    来美国这短短两天,王安忆原先以为自己有满满当当的经验,但当和江弦同行,在她那么多的特殊经验面前,自己的经验便显得特别空虚,软弱,存量不足。

    一行人又从旧金山起飞,先是到丹佛,在丹佛换机,最后抵达爱荷华。

    下飞机以后,王安忆这回怕再碰到什么麻烦,安安生生的走在江弦后面。

    等办完手续出去,很快便见到举着“欢迎江弦先生和茹志鹃女士”牌子的两人,一男一女,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

    女人穿一件蓝色的阴丹士林旗袍,个子娇小,眉宇间却藏着一种不易为人察觉的坚毅之气。

    男人则是西装衬衫,不戴眼镜,头发长而卷,给人外秀之感。

    “您就是聂华苓女士吧?”江弦凑过去问。

    “是的、是的。”

    聂华苓见到他们非常开心。

    “你好。”

    茹志鹃和她握了握手,又看向她身旁的男人,“.您是聂华苓女士的先生?”

    男人做出很夸张的惊讶表情,随后哈哈大笑。

    “您误会了,我叫陈映真,也是参加这次写作计划的作家。”

    “您就是陈映真?!”江弦看他一眼。

    对于好多文人,他虽然听过他们的名字,但并不知道他们的长相,所以见到这位的第一瞬间,也没想到这位就是陈映真。

    “你好。”

    两人握了握手,陈映真笑着说,“我来的早一点,在聂华苓女士的推荐下,读了你的《红高粱》还有《最后一个匈奴》,‘高粱高密辉煌’对于乡土的描写真是相当漂亮。”

    “哟,您太客气了。”江弦说。

    陈映真认可了他的“乡土”描写,这份认可绝对很有含金量。

    毕竟陈映真就是台省的“乡土文学”代表作家。

    只不过他的乡土,毫无疑问的是内地这边,所以之前会遭到余光中等人的攻击。

    “我也经常看您的作品,还有台省好些个作家,其实我也都有关注。”

    “台省作家?”陈映真意外。

    “像三毛,特别喜欢三毛的文章,还有林海音,她老人家的《城南旧事》写的真好,改编的电影也在内地上映了,特感人,说不出的好看。”

    陈映真点点头。

    “她们两位都挺好的。”

    三毛是台省年轻人最喜欢的作家。

    林海音则是台省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据说林海音热情好客,她家的客厅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文人做客,可以说她家的客厅,就是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