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稿子又没写名字?怎么就不能抢了?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张守仁盯着江弦看了许久,确认他没有逗自己,这才一脸遗憾的坐下。

    他是真想不通,“国际写作计划”其他作家趋之如骛,怎么到了江弦这儿他还嫌弃上了?

    刚才他提起“国际写作计划”的时候,见江弦一脸云淡风轻,还以为他是端着。

    没想到他是真不在乎。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毕竟江弦已经写信回绝了聂华苓。

    “你可真舍得。”

    “害,以后机会多着呢,这个“写作计划”明年又不是不办了。”

    张守仁一想,倒也是这个道理。

    即便江弦今年回绝,明年他依旧会是“国际写作计划”优先推荐的人选。

    叹一口气,张守仁又道:“你最近那篇《最后一个匈奴》,我已经看过了。”

    “哦?这么快?”

    江弦意外,《延河》毕竟只是陕西作协的刊物,发行以后竟然能这么迅速的传来京城?

    “毕竟那是你的。”

    张守仁说,“跟上你,《延河》可是在京城好好火了一把,甭管是书店还是售报点,都卖脱销了。”

    江弦轻笑一声,“你觉得怎么样?”

    “好啊。”

    张守仁毫不犹豫道。

    似乎是觉得自己说的太过简单,他又补充一句:

    “轰轰烈烈,传奇又带有武侠的气概和氛围!”

    “不仅时间线复杂,跨度大,主题还多样且深刻,读起来非常震撼。

    而且你这部,兼有历史性、革命文学、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各种特征,而且人物关系安排精妙。

    还有各种伏笔的运用.”

    契诃夫对“伏笔”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描述:

    “倘若在前面写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

    在张守仁看来,江弦对“伏笔”的运用充斥了整篇。

    他现在都能记起中那些巧妙的伏笔安排:

    为什么黑家和杨家毫无瓜葛却联系紧密,为什么小西北王会来到陕西,为什么杨娥子等的伤兵竟然是101,为什么他老人家抱过年幼的杨岸乡.

    这些伏笔潜藏在前面的篇幅之中,就像是始终挂在客厅却没引起任何人注意的猎枪,在故事的后面篇幅,这把猎枪射出了令人头皮发麻的子弹。

    “你这篇的下卷什么时候动笔?”张守仁说。

    江弦看他一眼,打趣道:“怎么?你们《十月》要和《延河》争上一争?”

    “你把下卷约给《延河》了?”张守仁向江弦投去询问之色。

    “这倒还没有。”江弦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