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你是不是个男人?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奴》火了!

    从刊发之初,路遥对《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充满信心。

    江弦因为获得茅盾文学奖,名声大噪,几乎是如今文坛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

    就在这个节骨眼,他的新作发表出去,引起不了关注那才怪呢。

    实际上,在第一期《延河》出刊的当天,路遥在陕西作协的院子里就开始听到关于《最后一个匈奴》的讨论。

    出刊过了一天的时间,已经有作协的同志来到编辑部里向编辑们打听《最后一个匈奴》的下半卷和创作内幕。

    这更让路遥以及《延河》的编辑们信心十足。

    他们《延河》花大力气推出了这篇《最后一个匈奴》,自然希望能够收获读者们的赞誉。

    发行半个月,发行所的电话打到了编辑部。

    《延河》卖的太快,库存根本不够,要加印!

    “半个月就加印!”

    《延河》的编辑们几乎没听说过这种事。

    哪有当期杂志刚刊发半个月就加印的情况?

    别说半个月就加印,这两年《延河》的销量非常稳定,几乎很少有加印的时候。

    “这就是江弦啊!”

    《延河》的编辑王观胜忍不住感叹。

    每每发表作品,每每都能掀起现象级的阅读狂潮,从不会让编辑们辜负对他的期待。

    《延河》作为一部省级刊物,销量一直稳定在十万到二十万份之间。

    一个月的时间里,销量直接翻了个番。

    光是加印就已经加印了十万多册,而且这个势头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路遥!路遥!”

    一名编辑满脸喜色找到路遥,扬起手中报纸。

    “你瞧这个!”

    “什么呀?”

    “《文艺报》出文学评论了!”

    路遥接过《文艺报》,看到编辑指着的那个版块。

    《贫瘠土壤哺育出的文学灵感——读‘最后一个匈奴’》,阎纲。

    “竟然是阎纲同志的文学评论?!”

    路遥惊喜起来。

    彼时的文坛有俗语:

    “一经阎纲点评,便鱼跳龙门。”

    阎纲的文学评论,绝对是值得好好品鉴的:

    “《最后一个匈奴》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篇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是一篇属于陕北的史诗。

    我就生在黄土地上,脚下踏着厚重的黄土,岁月的刀剑刻下深深的痕迹”

    没错,这位著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