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江弦是哪个山头的?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文学上。

    但江弦这会儿说的是什么?

    要把那些不属于文学的东西从马车上剥离了!

    这就相当于什么。

    问你A or B?

    然后你在A和B和or这三个选择之中。

    选择了交白卷。

    我全都不选。

    这正是江弦对惜春派和偏左派的试探做出的回答。

    我要走一条更新的文学道路。

    作为如今文坛备受瞩目的作家、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江弦有底气这样去说这样的话。

    以前他什么都不是,只能唯命是从,研究大佬们的话和观点,被裹挟着写作。

    但现在。

    该你们来听我的了。

    当然,江弦从来不是愣头青。

    作为重生者,他太清楚,搬一些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观点过来,只会让人觉得大放厥词、天方夜谭,最后水土不服的死掉。

    就像王莽在汉朝搞XX主义。

    这能行得通么?

    当然行不通。

    因为这些观点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

    不过江弦所说的这个文学马车的比喻,其实正是80年代的一个著名比喻。

    在另一时空,80年代的文坛,基于这个比喻,爆发了一场思考:

    “文学是否应该重回本身?”

    “是否应该抛弃大众审美、抛弃社会和政治、抛弃那些深奥的哲学,让文字回归本质。”

    所以这个观点是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

    而江弦只是让这个比喻从他的口中说了出来。

    在惜春派和偏左派的面前,阐述一种新的文学主张:

    “重回本身!”

    而这样的主张,很快就得到了在场很多作家的认可。

    不是哪个作家都喜欢给自己分个山头。

    大部分的理念之争,只是外界一些舆论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争论,简而化之把他们分成了两个派系。

    或许人家本身并不这样去归类自己。

    就像是姚雪垠。

    在外界人的口中,一向认为姚雪垠是“偏左派”。

    包括看《李自成》,也能从中体会到一些偏左的感觉。

    但是晚年姚雪垠曾经对人说过,他哪个也不是。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