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快去看县志!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翻开目录,很快找到创作谈所在那页。

    江弦说《红高粱》出版以后,很多人包括他自己,都说这是寻根文学,但其实现在回想,写作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寻根意图,只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无形的契合了寻根的文学主张。

    对于自己对高密县的了解,江弦把他归功于自己下乡插队的时候,因为无聊,经常和其他知青凑在一块儿听故事。

    大家知道的故事都不多,所以一个故事能翻来覆去的听好几遍。

    至于高密县的几件事情,是他从一个知青那儿听来的,故事的来源,是因为那个知青有高密县的县志。

    张世家有点失望,他还真以为江弦或许在某个时候来过高密,这才把高密写的这样漂亮。

    不过他的这一点失望只是短暂的,看完后面的内容,张世家激动不已,扬起书稿就往馆长那儿跑。

    “您看看这个。”

    他把第10期的《人民文学》放到馆长面前。

    “什么东西,大惊小怪。”

    馆长喝了口水,看完张世家让他看的文章以后,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咱们高密县还有这样的人物?”

    江弦在文章里,说余占鳌这个人物借鉴了高密县的一个姓曹的人的生平经历。

    说是原型其实算不上,因为这个人不跟余占鳌一样是土匪,人家有文化,甚至还上过大学。

    不过几桩大事都是这个曹XX干过的事情,其中就包括《红高粱》写的那场伏击战。

    馆长和张世家赶紧查阅县志,果然查到,在民国时期,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

    其间,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

    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

    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

    曹XX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1938年4月16日上午,8辆日军汽车进入曹XX的埋伏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游击队员们居高临下,枪弹齐发。

    日军慌忙躲到车底顽抗,由于游击队刚刚组建,战士们还缺乏作战经验,先后有数人中弹牺牲。

    情急之下,一名有经验的老队员率领十多人,每人抱一捆点燃的高粱秸,奋不顾身地将汽车点燃,浓烟和大火把鬼子从车底赶出。

    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除一名鬼子兵躲进路边的高粱秸漏网外,其余全被击毙。

    ”

    查到这些事情以后,馆长和张世家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甚至有点自豪。

    馆长又觉得遗憾,“可惜这个曹XX是那边的人,不值得宣传,更不值得树碑立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