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快去看县志!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情也真实的发生过,他爷爷当年还跟着这个人去烧过地主家的房子,分过地主家的粮食财产,在大街上摆了桌子吃。

    张世家看的心中震撼。

    江弦这位作家并不是他们高密的人,却能把他们高密这片土地上,连他都不知道的这些事情写成,还写的那样精彩,那样壮烈。

    当然了,也有骂《红高粱》这的,觉得瞎扯。

    “这作者一看就没种过地。”

    “高粱还能又高又漂亮。”

    “呸,败家玩意才种那样的。”

    “矮种的高粱才高产。”

    这倒也是实话。

    里所写的那样又高又茂密的漂亮高粱地,现实里太少能见到了。

    因为矮种的高粱更高产,农民更爱种。

    在另一时空,张艺谋就吃了这个亏。

    他准备拍《红高粱》的时候,为了拍出描述的那种高高的、随风摇摆的高粱场面,亲自来到高密,租地,找村民种高粱,总共要种100亩。

    他和村民约定好,高粱最后归村民,他只要拍戏用。

    等种出来,到了高粱地,张艺谋傻眼了。

    100亩高粱,有一半多都是矮种!

    原来村民为了产量,都没买他要的那种高粱种子,都种的高产的矮种。

    远远看过去,高粱地那叫一个杂乱无章,跟美这个字完全不沾边,更别说像里的场景了,完全拍不出他要的唯美场面。

    后面张艺谋又想给矮种高粱施肥,把化肥发给村民,让他们施到地里,结果村民们领了化肥就悄悄拉回家里去了。

    那年头,咱们国内化肥这玩意稀缺。

    “.”

    张世家看了一会儿信,忽然看到其中有一封,地址是京城沙滩北街2号《人民文学》编辑部。

    反应几秒,他精神一振。

    “《人民文学》回信了!”

    马上拆开信,里面有一封信,还有一册1982年第10期的《人民文学》。

    张世家先是看信:

    “高密县文化馆的同志:

    见字如晤,十分荣幸收到你们的来信,《人民文学》编辑部已代你们转交江弦同志”

    大意就是你们的信,我们已经给江弦了,经他确认,知道你们高密县就是《红高粱》这篇的故事发生地点,我们也很惊讶。

    至于你们要的创作谈,我们也和江弦约了,他已经写了出来,并且刊发在了第10期的《人民文学》上,已经随信赠于你们一册。

    张世家先是激动,因为从江弦嘴里确认了高密县就是《红高粱》的故事背景地点。

    听《人民文学》的编辑说,江弦还发表了一篇创作谈在第十期《人民文学》上,张世家赶忙翻开随信所赠的那册《人民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