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最后一个匈奴》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然而,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在这片茫茫黄土之下,沉淀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以及中华民族的起伏。

    《最后一个匈奴》这篇,在这片土地上选中的切入点非常精妙

    ——匈奴。

    陕西这块儿土地,与匈奴千丝万缕。

    作为作为农耕与游牧交界地,陕北绝对是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

    这里不仅有兵马俑,还有匈奴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

    也就是匈奴人建立的定居式王朝大夏朝的都城,历史上著名的统万城。

    匈奴,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恐惧,也令人好奇的神秘民族。

    作为一个古老而值得怀念的民族,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被认为与华夏同宗。

    然而,由于历经消亡和融合,如今匈奴只能在历史中被怀念,那些留下来的记忆,也成了人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人们直到现在,连匈奴们所操语言都没弄清。

    这个民族有太多谜团。

    不过也有能调查的线索。

    在咱们中国,姓氏太重要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什么都可以丢,但老祖宗的给的姓氏不能丢。

    所以有姓名学的专家,对匈奴人的姓氏做过一种研究,最后发现,在陕北与关中一带,大约有7个姓氏与匈奴人有关,分别是:

    刘,乔,万、于、金、董、卜。

    如果在这一带生活的人是这几个姓氏,那很可能就是匈奴的后代了,这比看小脚趾是不是“连衣裙”科学的多。

    有人这时候可能要说了。

    “刘”明显是汉姓啊,众所周知,大汉都是刘家的。

    这当然是有说法的,当年有匈奴后裔主动投降大汉以后,被赐了刘姓。

    所以匈奴人改姓刘,在汉代就已经是个大量的事实存在了。

    江弦从午后开始动笔。

    因为想加入一些自己对的雕琢,所以他写的并不算快,到了晚饭时候才写了不到一千个字。

    “你写了?”朱琳吃饭的时候问道。

    “嗯。”江弦点头。

    朱琳马上好奇起来,“这回准备写什么内容?”

    江弦也不隐瞒,就讲了一下的大概:

    西迁的一名匈奴遗情在陕北“吴儿堡”,在这里留下了一支匈奴血脉,而后就以这支匈奴的血脉为引子,讲述了陕北高原上三个家族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

    朱琳也听江弦讲起过小脚趾的事情。

    江弦不仅给她讲了。

    还看了。

    最后还玩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