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调任有眉目了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跟年轻有啥关系?你年轻那会儿有这规模?”

    “这还是人么?”

    “妈蛋,这谁媳妇能吃得消?”

    王濛也是被震撼到了,他刚才忙着劝江弦跟他去《人民文学》,再加上泡在池子里面,都没注意到。

    现在一看.

    哎哟喂,太吓人了!

    这以后谁还敢跟你洗澡?

    江弦不知道这些,自己里里外外洗涮干净,又拔了个罐,浑身舒坦。

    换上干净衣服,跟王濛又聊了几句,在路口道别。

    回到家,晚上就吃他买回来的熏鸡。

    熏鸡确实不错。

    色泽金黄,油脂莹润,肉虽软并不烂,有嚼劲还不用费力。

    据说京城以前做熏鸡都是用“桶子鸡”。

    啥叫“桶子鸡”呢?有说法解释说是“童子鸡”,因以前的厨子几乎都没什么文化,且嫌写着麻烦,字就尽量往简化写。

    说起这熏鸡,还有一道衍生菜:烩两鸡丝。

    这菜是从鲁菜馆的烩鸡丝演化来的,将熏鸡大腿上的肉撕成一条一条,与生鸡丝一同烩的一道菜。

    梁实秋在《爆双脆》中写说,留学回国之后,特意到致美斋吃了三个爆肚儿,一个清油饼一碗烩两鸡丝。

    梁先生自己对这顿饭的评价是:“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

    “《人民文学》的副主编?”

    餐桌上,江弦把在澡堂子里和王濛谈的事情给朱琳讲了一遍。

    朱琳也是愣住了。

    光说副主编这仨字,这含金量就够足的了。

    之前江弦担任《电影创作》的副主编,说出去都是很骇人听闻的一件事。

    这会儿直接从《电影创作》跳了个等级,而且不是一个等级。

    《人民文学》?!

    全国只要是对文学感兴趣的,哪个没有听过这本杂志的名字?

    “我给我爸打个电话去。”

    朱琳匆忙吃完了饭就去楼下打电话了。

    所以熏鸡没怎么动,基本全便宜了江弦,进了他的嘴里。

    朱父呢,晚上消消停停从外面杀了几盘象棋,这一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听着朱母和他叨叨:

    “刚和朱琳打完电话,江弦要调去《人民文学》了。”

    “去《人民文学》?去干嘛?”

    “去当副主编!”

    “副主编?!”

    这仨字连朱父这个北理的教授都吓了一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