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也对《理解万岁》来了兴趣,“这是在哪里发表的报告文学作品么?”
“是江弦在燕大,乃至于京城市里组织的一场报告。”路遥刚从京城回来不久,比较熟悉情况,“你们没去京城,不知道这个《理解万岁》在京城有多轰动,现场完全是盛况一片。”
“哪里还有机会看到?”贾平凹询问说。
“这个.恐怕要让江弦同志.”
“新华书店里面应该有,《理解万岁》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已经出版了。”
路遥正说着,江弦打断了他。
他可不想单独拉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个人组织一场报告。
“当时在燕大开展结束以后,反响很好,新华社的同志就提出一个想法,想给我出版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内容非常的全面,比我亲自讲的更加广泛。”
“新华社出版?”
贾平凹听的羡慕不已。
能让新华社出版,等同于说这篇文章在新华社的编辑们眼中,是完全可以在《人民X报》《半月谈》这类顶尖刊物上发表的水平,甚至更高一筹。
陈忠实和贾平凹都有些心痒,于是马上前往钟楼东北方向的西安老新华书店。
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书店,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大、书籍最多种类最全的书店营业楼,负责整个西北地区的图书发行工作。
因为位于钟楼东北角所以又被称为钟楼书店。
江弦跟在陈忠实他们后面进去,书店的内部面积还挺大。
这会儿买书不是自己挑,而是隔着柜台让售货员帮忙拿书。
“陈忠实老师!”
营业员是个年轻女同志,认出陈忠实以后,惊喜的捂住嘴,跟在街头偶遇了个明星似得激动。
“你认识我?”
“您忘了,您在我们书店开过签售会。”
“哈哈。”
陈忠实回头看了几人一眼,笑的有点得意。
“您需要点什么?”营业员非常敬业,追星的同时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
陈忠实正要开口,一个身穿中山装、一脸斯文相的女同志冲了过来,一下子拉住营业员的手。
“同志,《理解万岁》还有么?”
营业员看了陈忠实一眼,“这位女同志,我先帮他.”
“没关系,让这位女同志先买吧。”陈忠实面容和善的说,言语间非常客气。
女同志也通情达理,知道她插了别人的队,面露不好意思之色。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也是太着急,为了这本《理解万岁》,我已经跑了好几个售报点,要么就是没有,要么就是卖光了,太难买了。”
眼见这么巧合的碰上一个同样购买《理解万岁》的女同志,陈忠实来了兴致,和她聊了起来。
女人自己解释说,她是一名工人,今天偶然间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