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合成,承载黄土高原的小说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王观胜激动的看向江弦,“我第一次看完这篇的时候,真是被震撼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子写,老实讲,看完以后我还有点不甘心。”

    “怎么个不甘心?”江弦问。

    王观胜轻笑一声,“你这篇,写的是胶东地区的抗战故事,我当时看完就想,如今已经有写出胶东平原上的传奇和史诗了。

    可我们陕西这片土地,我们这么厚重的黄土高原,有多么深层次的文化,有多么挖掘不尽的故事,怎么还从来没有人去写过。”

    听了王观胜的话,几人都陷入沉思。

    陈忠实想了想,“我看《人生》应该算得上是一部。”

    路遥摆了摆手,又散了几根烟出去,“如果要说厚重,我觉得《人生》是不够的,高加林跌宕起伏的命运只局限在某个时期,没有《红高粱》当中浓烈的历史氛围。”

    “要选的话,柳青的《创业史》应该能算的上。”江弦开口道。

    对他的话,三个人都没有反对,只是都觉得还是不够完全。

    陕西这片土地太厚重了,底蕴太深,所以不论说《人生》还是《创业史》,来写这篇土地都不够完全,远远没有《红高粱》之于胶东平原那样有代表性、那样浓烈。

    “我觉得路遥同志将来是有希望再创造出这样一篇作品的。”陈忠实说。

    “路遥是从一个自然环境最恶劣也最贫穷的县的山村走出来的,他熟悉这片土地,熟悉每一个破旧的窑洞。”

    路遥抽着烟,没有说话,心中明显有什么构想。

    江弦插话道:“忠实同志,不要总说路遥,我倒是觉得,你也不缺乏这样的能力。”

    “我毕竟年纪大了,写作也到了一个瓶颈.”陈忠实客气的说着,眼底却藏着精芒。

    这也是个有心气的作家,没心气也写不了《白鹿原》。

    说起陈忠实,还记得一特有意思的事儿

    ——陈忠实给《故事会》递过稿子你敢信?

    大概90年代初,《故事会》搞了个名人栏目,向席慕蓉、冯骥才、苏童、莫言、陈忠实、陆文夫这些个文学名家约稿。

    不过也不是光看作者不挑稿子。

    人家《故事会》宁缺毋滥,退了很多不适合的稿子。

    陈忠实的稿子退没退已经不知道了。

    但是冯骥才的稿子全都过了,这货算是《故事会》的过稿王者。

    “先不说《红高粱》这,你这个‘寻根’的口号是振聋发聩。”陈忠实说,“我读了你的那篇理论文章,回嚼了很久,对于一些地方没有想通,又怕误入误区,我记得你在其中说了一部叫《百年孤独》,说这篇是拉美文化的‘寻根’,可惜我外语不行,不然一定要读读。”

    “我这‘寻根’的口号,确切的说,的确是受到了这部《百年孤独》的启发。

    国内对于国外的文化发展了解比较迟钝,据我所知,拉丁美洲很多和我们同处于第三世界的国家,已经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引发了一场文学爆炸,涌现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拉丁美洲,其中就包括我说的这部《百年孤独》。”

    三人都没出过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