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陕军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篇文章在《中青报》同一版面上刊登的文章,标题就是《怎样才叫宽松》。

    由此可窥一斑。

    对于无论是主题还是艺术形式都非常离经叛道的《红高粱》,徐中玉和《中青报》这次及时破例高规格的推重,无异于雪中送炭。

    颁奖结束,江弦和朱琳回到招待所。

    江弦摸了摸奖杯,忍不住感叹,“还是搞电影的大方,我拿了那么多届全国优秀,也没到手一个奖杯。”

    对这个最佳编剧奖,他还是非常珍视的。

    百花奖以前有最佳编剧奖,第一届给了夏衍和水华,第二届给了李凖

    如今他拿到手的虽然是金鸡奖,但也是如今仅有的编剧奖项。

    从某个角度看,这也是百花最佳编剧的延续。

    一想到夏衍、李凖这些人赋予编剧奖项的意义和荣耀,江弦就感到一种极大的光荣。

    “夏衍同志给我写信了!”朱琳兴冲冲的给江弦说。

    不论是夏衍的身份,还是他在电影界代表的地位,还是他作为金鸡奖评委会名誉主任委员.

    他的来信足以令任何演员欢欣鼓舞。

    “写什么了?”

    “你看。”

    江弦从朱琳手上接过信件。

    他仔细看了一遍,老一辈的艺术家写信还是习惯于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行书。

    信的内容大概就是祝贺朱琳获奖,勉励她“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复兴和进步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这是夏衍同志认可了你,对你的鼓励。”江弦也为朱琳感到高兴。

    “收好吧,这是老爷子亲笔的手稿,值得珍藏起来。”

    这信自然是相当珍贵。

    要知道,写这封信的这双手,还写出过《春蚕》《在烈火中永生》《祝福》《林家铺子》这些个电影剧本。

    更珍贵的是,他还写出了那么多在危急存亡时的呼吁和批判。

    授奖结束以后,一行人又赴陕北老革命根据地参观访问。

    陕西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这自然是要好好学习一番的。

    等再回到西安,路遥便找了过来。

    “报纸上都传开了,都知道你拿了金鸡奖。”路遥语气里很是羡慕,“有奖金没?”

    “哪有那种东西。”江弦轻笑着说。

    在后世拿了金鸡奖给钱,这钱也不是奖金,奖项本身并不提供奖金,确切的说是一种扶持,或者说是奖励。

    参考标准的话,“五个一”工程奖600万,华表奖500万,金鸡、百花影片奖300万、个人奖50万,拿了奥斯卡金像奖或是A类电影节,直接给你200万。

    另外破5亿票房给400万。

    破10亿票房给600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