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皇亭子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么有眼光,他们新华社怎么会拿到一篇这么好的报告!

    “这是江弦同志的手笔!”他又抛出一个大卫星。

    “什么?江弦!”

    编辑们马上叽叽喳喳起来。

    “我还以为是一名军营里的干部写的!”

    “是啊是啊,我也是这种感觉。”

    “亲赴前线,还记录下这么多战士们的喜怒哀乐,江弦同志了不起啊。”

    “怎么不是呢。”

    新华社这边马上准备起《理解万岁》这篇报告文学的出版事宜。

    不过单纯这么一篇稿子就有点短,出版出来就太薄。

    吴克鲁给江弦提出个主意,他们新华社可以请几名文学评论家来给这篇报告文学写评论,届时打包成一本报告文学集来出版。

    江弦没什么异议,直接答应下来,这样的出版方式在文学界非常常见,像是《高山下的花环》出版的时候,也附带了冯沐和刘白羽两位同志的评论,这能让作品更加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能让书摸起来显得更厚实一点。    任伟东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道:“附上文学评论是挺好,但是.”

    但是!

    江弦心里忽觉不妙,果然,任伟东马上提出:“能不能麻烦江弦同志你再把这篇《理解万岁》扩展扩展,再多写一些?”

    “您能不能具体说说?”

    “这是我的一个期愿,也是我那天和陈荒煤同志聊这篇报告时,共同产生的一个想法。

    当然了,这绝对不是我们新华社对你的要求。

    这份稿子现在就能出版,但我认为如果在一册单行本里,附加内容超过了正文本身,就会给读者带来比较负面的阅读体验。

    所以我想,能不能再把‘理解万岁’拓展拓展,让主题再再.”

    “再升华升华?”

    任伟东还在想着词儿,江弦就顺着他的话音给他说了出来。

    “没错,升华!就是升华!”任伟东拍了下手,“你看,你现在这篇稿子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前线的情况,第二个部分是介绍战士们的喜怒哀乐,那在此基础上,能不能再升华出第三个部分、第四个部分”

    咝。

    江弦那叫一个无语,新华社这是变着法的给他加大工作量啊。

    不过仔细想想,任伟东说的也有道理。

    要是他自己买一本书,结果发现其中有一半多都是正文以外的内容,恐怕也会忍不住大骂这个作者赚黑心钱、不当人。

    “.”

    他看着任伟东期待的眼光,叹一口气。

    《理解万岁》一开始就只是为了燕大的那场报告而创作,江弦也没想到会有机会将这篇文章出版,既然要出版,那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不管从什么角度讲,他都有责任得将这篇文章完善好,达到一个可出版的水平。

    “行吧,那我再试着补充点内容进去。”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