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前方后方,两个世界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陈荒煤戴好老花镜,捧着这一沓稿子阅读起来。

    稿子总体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介绍前线的情况,另一个部分介绍战士们的喜怒哀乐。

    这年头信息不发达,别说对前线的情况,就连前线的位置国内很多人都不大清楚。

    所以说前后方的反差太大了。

    这也是陈荒煤希望江弦撰写这篇报告的原因。

    他希望江弦能够把在前线感受和体会在社会上作些介绍,对社会风气的好转和振奋人们精神起到一点促进的作用。

    陈荒煤在这篇报告里,看到最多的并不是将士们的英雄事迹,而是他们的诉求。

    这一刻,将士们不再是铜浇铁铸的士兵,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和抱怨的真实的人。

    陈荒煤立刻肯定了江弦的这种写法。

    除了他也没人敢写这种东西了!

    正是江弦将将士们真实的一面刻画了出来,这篇报告才撰写的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陈荒煤不自觉的扶了扶老花镜,上身往前倾,反复读了好几遍,才抑制不住的激动道:“好!江弦你写的好!”

    “这篇报告写得好啊!”

    “胆大包天!感人至深!”

    “理解万岁”嘛!

    就是在某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但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感受对方,从而使两者本该发生的矛盾弱化后一种感情的升华。

    所以要写出矛盾。

    没有矛盾,谈何理解?

    江弦就是把前后方的矛盾和冲突写了出来,这些矛盾不用他构想,从战士们的口中听来的随便截取一些,再利用写网文时构造冲突的笔法稍微包装一下,这便立马成为了扣人心弦、惹人反思的内容。

    “我们的将士们为祖国争了光,为人民立了功,可是,他们也有困难和苦恼,也有不满与悲伤。

    对祖国,对人民,他们没有苛求,只是希望人民能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懂得他们赤诚的心,我们应当做到这一点!”

    陈荒煤捧着稿子,激动的读了一遍结尾的部分。

    “对,就是要这样来写。”

    “要响亮的提出‘理解万岁’这个口号!”

    “我这就叫人去联系,你一定要在燕京大学亲自做这个报告,把这个报告说给我们后方的这些人听。”

    见陈荒煤对他的报告很满意,江弦笑着点头,“我等您的安排。”

    历史上,蔡朝东的《理解万岁》火遍全国。

    江弦没想着火遍全国,但在燕京大学小小的出一次风头,他觉得应该不会太难。

    从陈荒煤家里告辞,江弦溜溜达达的往家里面回。

    和昆明不同,北方这会儿才刚刚褪去寒冷,暑期初生,街两旁充斥着京城胡同的滋味,来回都是身穿灰黑色衣服的平民,还有快速驶过的一辆辆自行车,老百姓就这么窸窸窣窣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