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又练废了一个号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江弦不打算让江珂直接入行演艺界,想着年后安排江珂先进中国戏曲学校去学习。

    这个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戏曲艺术学校,知名校友很多,比如屠洪刚,12岁就进去学习了。

    82年的春节仍旧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只有个类似单位晚会的节目,并不是现场直播,录制时间是阳历的1月1号。

    朱琳匆匆从片场回来,和江弦过了个团圆年就匆匆走了。

    年后,第一届“十月文学奖”的授奖仪式就要开办了。

    蒋子龙的一篇《开拓者》也获奖,他早早从天津来到京城,住进了江弦家的四合院儿里,这天一早,同江弦一块儿往颁奖现场去。

    这一届在京城颁奖,后来颁奖仪式固定在了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

    《十月》作为文坛当中不可忽视的重量级杂志,这次颁奖办的是风风光光。

    中作协的书记冯沐,时任文化副部长、中作协副主席的陈荒煤都出席了这次颁奖,可以说给足了《十月》这册杂志面子。

    江弦和蒋子龙一路闲聊,蒋子龙又是长吁短叹:“你小子,凡是颁奖就不能安生的拿一回奖,总得让我们衬托衬托。”

    “这你可不能怪我。”江弦笑呵呵的说。

    《十月》是国内唯一一册集短篇、中篇、长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于一身的大刊。

    在第一届“《十月》文学奖”获奖篇目当中类别众多。

    《高山下的花环》获得了“中篇”类别的“特别荣誉奖”。

    《天下第一楼》则获得了“剧本”类别的“特别荣誉奖”。

    这也意味着,江弦这回又是连捧两座大奖。

    蒋子龙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在他印象里,好像只要江弦在场的颁奖仪式,他们这些作家总是被他遮掩的黯淡无光。

    去年的全国优秀评选更加夸张,江弦这厮不光对作家们下手,就连编辑们都不放过。

    《十月》的这次颁奖可是下了血本,除了京城,还邀请了不少远在上海的知名作家、评论家以及编辑。

    《收获》的李小林就在此列,一见到江弦,就和他聊起《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篇。

    “你这个京城人,怎么把上海写的那么有味道?”李小林惊讶说。

    她虽然是成都人,但在上海生活已久,算是半个上海人,可是看了江弦的这篇以后,她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在上海真是白活了。

    什么大上海的铁公鸡、味之素还有文章里的那些个老上海话“汽车当中走,马路如虎口”,江弦可以说是运用自如、信手拈来。

    “我姐夫就是地道的上海人,之前写过一次老上海的给他,在这方面积累了些经验。”江弦解释说。

    李小林点点头,“你在京城,估计不知道你这篇在南方有多火,就说上海,现在全上海的年轻男人梦中情人都是小金宝,年轻女人又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小金宝。”

    “男人对小金宝有所幻想我能理解,女人为什么想成为小金宝?小金宝自己都讨厌自己,怎么还想要成为她?”

    “这不就是年轻嘛,都单纯的跟小阿娇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