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不予发表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在最后一刻都完成了翻转。

    不过赵蒙生是属于那种成长式的反面主角。

    就是一开始他是真坏,自私自利到冯沐都看不起他,但是在经历过一次次战斗以后,赵蒙生的人格完成了升华。

    看完这篇,冯沐大为震动,坐在桌前恍惚许久,最后忍不住将其分享给了光未然。

    “你看看。”

    光未然同样深受震动。

    他和冯沐很快达成共识。

    虽然《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尚未发表,但称其为当下军旅文学创作的扛鼎之作绝对没有丝毫夸张。

    “这小子这趟南边没白去啊。”光未然唏嘘道。

    冯沐点点头。

    他对里梁三喜这个人物印象颇深。

    记得他们作协这次在南方采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遗书,不少上面还沾着血迹。

    一次采访时,冯沐了解到一名连队干部,家是在贫困的山区,欠了许多账。

    临上战场前,他给妻子写了封信,在信中嘱咐妻子,如果自己战死的话,请她与母亲好好活下去,不要给国家和组织添麻烦,欠账的话就用自己的抚恤金去还。

    当时一大群作家,包括冯沐本人都深受震动。

    冯沐没想到江弦居然也记得这件事,还记得这么深刻,直接通过艺术糅合写出了梁三喜这个人物。

    6月10日,文学界被《京城文学》发表的《人生》震动了。

    在之前,中国带有明确的脸谱化的倾向。

    简单点说就是分好人坏人。

    而《人生》的高加林,他身上透露着思想的复杂、多变,真正的人恰恰便是这样的。

    就在《车水马龙》和《人生》的名号响彻文艺界之际,《棋王》杀青了。

    葛尤可算是回到京城,第一时间来拜访了一趟江弦。

    “江兄,我都瘦了。”

    “你看你这小身板。”江弦给他倒上虎骨酒,“来两口。”

    不久,《大众电影》的记者很快跟着谢晋一块儿找上了江弦的门。

    这会儿的电影,在上映以前,通常要提前几个月通过《大众电影》进行预热。

    记者不光和江弦聊《棋王》这,还请教起王一生的原型人物。

    《棋王》作为江弦的处女作,在他连珠炮一样接连推出热销以后,受到的关注反而比较少。

    关于原型,只有在此前的创作谈中江弦简单提过几次。

    他当时说,王一生杂糅了好几个棋手的形象,臧国柱是原型之一。

    “还有谁呢?”

    “.除了臧国柱同志,那有一个人叫何连生。”

    江弦回忆说,“这个人自小在京城长大,号称下遍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