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怎么不写申请书?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王小平嘴甜,“您写的,一定差不了!”

    啧啧。

    江弦一听王小平这话,都忍不住想给她提前介绍下郑小龙同学了。

    这一对儿这会还不认识呢。

    又过几天,就到了每年文化界最关注的盛典:1980年全国优秀颁奖。

    朱琳提前一晚上把江弦在红都做的那件儿中山装找了出来,熨的平平整整。

    清早阳光很好,江弦把衣服往身上一穿,看着特挺括,很有精神。

    “怎么样?”

    “你别急,我再给你捯饬捯饬。”朱琳踮起脚尖,给江弦理了理头发。

    一直到她满意,江弦这才骑着自行车出门,来到天安门广场,从挎包里取出介绍信进入到颁奖的大会堂。

    扫了一眼大会堂里头,生面孔很多。

    江弦提前看过一眼获奖名单,几乎九成的获奖作家都是新涌现出的作家,像是冯骥才、张洁、孔捷生、刘鑫武这些个去年获奖的作家,今年都没有再出现在获奖名单上。

    “江弦同志!”

    “子龙同志!”

    进了会场,江弦便看到了蒋子龙在朝他招手。

    蒋子龙今年凭借一篇《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奖项。

    文讲所同学一场,这会儿见了面倍感亲切。

    “为了颁奖还专门弄这么一身?”一见面,蒋子龙便调侃说。

    江弦轻笑一声,“这是我去日本访问做的衣服,特地穿过来了,领奖嘛。”

    他又朝着周围看了一眼,人不少,大家三三两两的交谈着,不过大部分是孤僻的自己待在原地。

    “今年生面孔真多。”蒋子龙感慨说,“我还怀疑是我记错日子来错了,这会儿看到你,我就知道肯定没走错。”

    自打全国评选这个奖项开办以来,江弦便是常青树了,年年都能在颁奖仪式上看到他的身影。

    真是流水的获奖者,铁打的江弦。

    两人有些日子没见了,聊了好一会儿,看见李清泉的身影。

    “清泉同志!”江弦打个招呼。

    李清泉笑眯眯的点点头,看一眼他和蒋子龙,“恭喜啊。”

    江弦好久没见过李清泉了,先是和他寒暄一阵,互相问了问彼此的近况。

    李清泉这会儿主抓文讲所的事情,给江弦和蒋子龙透露,他们文讲所在和高教部接洽,打算在下一期招生的时候,把学历定为研究生。

    这事儿不是拍拍脑袋就随便决定的,20世纪50年代,丁玲主办文讲所的时候,就曾招收过二年制的研究生。

    不过高教部那边闹得也很凶,很多人不同意。

    首先文讲所硬件就不够标准,大学的大楼呢?大学的校园呢?大学图书馆和丰富的藏书呢?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