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增补版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读者看过以后,又没有缺失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信息。

    “不容易、真是不容易。”

    李陀忍不住感叹:“江弦算是给咱们国内开了先河,这个先河开的太漂亮了。”

    刘绍棠搁下酒杯,若有所思:“我今天可不能喝了,免得等下回去糊糊涂涂把这话全给忘了。”

    他打算借着江弦这番话,给《许三观卖血记》写篇评论文章。

    这篇评论文章,是分析《许三观卖血记》这篇,归纳他对“新”产生的一些理解,他自己厘清的同时,也能为“新”在国内的发展推波助澜。

    “江弦,这篇发表出去,今后你的名望要更高一个档次了。”李陀笑道。

    其他人也都点头认同,《许三观卖血记》一发表,江弦算是顶上了“意识流”、“新”两个代表作家的名头,真是八面威风。

    “档次不档次的,我只是觉得写这事儿有意思,况且,在国内,我对新的理解也不算最深的。”

    要说这方面的理论理解,国内当属茅盾先生,他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学贯中外那一种。

    从维熙说:“你就别谦虚了,这算是你开创出来一条新路,今后肯定会有更多的‘新’作品发表。”

    说着说着,他又提起一件事,“江弦同志,你的那篇《琉璃月照铜钱街》还没出版吧?”

    “没。”

    “干脆交给我们作家出版社来给你出版吧。”从维熙争取道。

    作家出版社是一家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主管单位是中作协,管理着《人民文学》这部“皇家刊物”。

    《琉璃月照铜钱街》在国内发表已经快过3个月的时间,若是现在交给作家出版社去出版,算上编辑、校对、设计、印刷等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应该要再花费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么一算,这篇从发表到出版简直相当顺利,仅发表了四、五个月就能在国内出版,这几乎是当下最短的出版周期了。

    “那我们可说好了。”江弦一口答应下这件事,“我明儿就把这篇的手稿给作家出版社送过去。”

    他很愿意把这篇交给作家出版社,毕竟《琉璃月照铜钱街》争议太大,交给中作协手里的他们出版,一定能避免很多麻烦。

    “你这篇有多少字?”从维熙问。

    江弦回忆了下,“约莫十二万字。”

    从维熙沉吟片刻,道:“能不能再增补进去一部分内容?”

    “增补?”

    “在咱们出版界约定俗成的意义层面上,长篇的字数最少也应该在十三万字以上,你这十二万字,说是中篇太多了些,说是长篇又稍微差了一点儿。

    你增补一部分,我们按增补版给你出版,这对销量也有优势。”

    “这个好说。”

    江弦答应下来。

    在出版界,增补和修订都是常事,这能提高作品的质量,也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多样性,对应有增补版和修订版两种刊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