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第一个猜出谜语的人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场场笔战的。

    他和鲁迅一样,都是极早意识到文字不能光无病呻吟的作家,两个人是好友也是乌镇同乡,文章一个像投枪,一个像匕首,一起插向敌人的心脏,只是这一重背景色彩在和平年代很难得到体会。

    “这什么个体、民营.反正都影响不到你写文章。”饶月梅一琢磨,一拍大腿,“这么看来,你这个写还真是个好事儿。”

    江弦笑笑没有说话。

    文坛的糟心事儿又哪里少?只不过都是无形的硝烟,光是一场反精神wr就够闹心的。

    朱琳已经进入北电业余培训班学习了,每天都在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

    这天回到家里,她给江弦分享:“我们班上好多同学最近都在讨论,被车撞到以后,自己会说出什么心愿。”

    一月份,《京城文学》刊发了史铁生《午餐半小时》,这部短篇迅速在读者群体当中掀起巨大讨论,一时间人民群众的热议话题都成了:被撞以后,你有什么心愿?

    史铁生的名字,也这样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章德宁很快找上门,兴奋道:“铁生的这篇真是火了。”

    她掰着手指头一点,“王安忆同志、汪曾祺先生,这下又多了一个史铁生,江弦,你又捧起来一位作家!”

    “和我没多大关系,是金子总会发光。”江弦淡然一笑。

    这份云淡风轻到了章德宁眼中,就成了任他云卷云舒我自巍然不动,完全大师气度!

    她喝一口水,不好意思道:“江老师,我还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德宁老师,你说。”

    章德宁笑笑,“能不能给铁生这篇文章写一篇文学评论?以你的影响力,这篇评论一发,铁生这篇一定能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文学评论?”

    江弦想了想,没急着答应下来,有些顾虑道:“我这个人很少写文学评论,恐怕不如真正的评论家那么专业.”

    “你先写写试试。”章德宁面带期待之色,“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最早接触到这篇的人,说说自己的见解,能写的有多差?”

    “那我试着写写。”

    江弦答应下来,写文学评论在他看来倒也不算是太难的事,而且日后随着他地位的提升,难免会有这样的事找上门来。

    在写之前,他先研究了一下别人的写法,研究的也是一篇他很熟悉的

    ——《许三观卖血记》。

    自从上月发表以来,对于《许三观卖血记》的讨论热潮就没降下去过。

    王扶上次来给他送读者信的时候,就一脸兴奋的告诉他,发表《许三观卖血记》的《人民文学》12月刊销售量相当喜人,已经加印了八十万份,目前销售量一百八十万册。

    虽然这也只超出他们首印量八十万份,但在这么短时间内达到这个成绩的情形是极少见的。

    而且12月刊只发了《许三观卖血记》的独稿,这一百八十万份的销量,可以说完全是江弦一个人的号召力。

    这般盛况,几乎不输几年前《文汇报》的《伤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8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