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也没要收音机呐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白毛女》、《英雄儿女》、《冰山上的来客》、《开国大典》...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皆出自于长影之手。

    章德宁告诉江弦,上影厂其实也想掺和广播剧的事儿,不过就只打了個电话,明显没人家北影厂和长影厂的诚意足。

    江弦一哆嗦。

    居然同时被上三家抢上了?

    还挺有成就感的!

    话说广播剧这玩意很早就开始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广播剧是《一万块夹板》,讲铁路工人修复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

    后面又陆陆续续出过《潘秀芝》、《小人书》以及《哈x滨之夜》,关于哈x滨的内容挺多的,后来还出过个《夜幕下的哈X滨》,评书版播讲,说书人是王刚。

    嗡嗡嗡以后,广播剧开始走向繁荣,《二泉映月》、《窗口》、《伤痕》、《珊瑚岛上的死光》、《项链》...播出后反映都非常强烈,后来更是得到了戏剧家曹禺和戏剧家协会的鼎力支持。

    没过几天,施文新就又找上了江弦。

    她掐着饭点来的,比上回上道儿的多。

    “小江老师,你看这都中午了,要不咱们一起吃个便饭,边吃边聊?”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挑了家普通国营馆子。

    就两个人,也没必要铺张浪费,往什么东来顺、萃华楼整。

    点了四盘菜,爆三样、拌蜇头、豌豆黄、菠菜鸡蛋汤。

    施文新悄声给江弦透露,中X电台没办法制作《棋王》。

    江弦也理解,毕竟带了中X俩字,这种尺度的作品明显触碰红线。

    他夹一筷子腰花,咸淡适中,越嚼越香。

    “施老师,北影厂现在厂长谁啊?”

    “王洋厂长。”

    “还是王厂长啊。”

    在北影厂,有两个人是抹不去的:一个是王洋,一个是崔嵬。

    前者是地地道道的电影制片家,后者是才华横溢的大导演。

    顺嘴一提,接替王洋的是胡七明,他是第三任厂长,退休后练起了q功,据说还练到了一定段位,能发功为人治病。

    施文新又把北影厂那些名导点了一遍,第三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谢铁力,《英雄儿女》导演武兆体,北影厂“地下厂长”陈怀凯...

    之所以敬陈怀凯为地下厂长,是因为那时几乎所有导演的片子,都会请他看样片、到剪辑室对着毛片出主意。

    “江老师,咱们这个项目虽然不大,但肯定不会敷衍,厂里还是很看重《棋王》的。”

    扯皮半天,俩人终于聊到重点。

    北影厂这边愿意支付200元的版税。

    这是江弦未曾料想到的。

    要知道,几年以后,某大电视台《平凡的世界》剧组,给路遥的著作权报酬,才只有680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8合成系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8hechengxiwenhao/read/97/67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