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踱了两圈。
写什么呢?
革命题材肯定是不能写了,哪怕写出花来,也比不上八个样板戏啊,而且后世那些革命剧里的角色,人家这会儿好多还活着呢,敢乱拍,不得找上门大嘴巴子抽你。
历史古装更拍不了,光服装就够剧组喝一壶的,哪能准备得起,就像王扶林今年的那部《敌营十八年》,看不到主人公的全景,只有中近景,为啥呢?
没衣服。
剧组四处借军队服装,最后借着了件上衣,没借着裤子,所以拍摄的时候只能拍中近景,这样观众就只能看见上半身,看不见裤子。
还有一场戏是拍8个匪兵,由于只有两条裤子,就只好让有裤子穿的匪兵在前景,挡住后景没有裤子的其他6个人。
这寒碜条件,说起来那都是一把辛酸泪。
“得能实景拍摄.”
如果要用实景,那时代背景其实就已经定下来了,就是改开后这几年。
范围瞬间缩小很多,江弦取出一份稿纸,把适合这个背景的电视剧,大致那么一列:
《排球女将》,日剧,体育竞技,80年代引进后引起轰动。
《血疑》,日剧,80年代引进,爱情题材,医院掉包、不治之症、绝望爱情。
《星星知我心》,台剧,家庭儿童题材。
《便衣警察》.划掉,题材敏感,容易被秋后算账。
《血色浪漫》,顽主,爱情.划掉,题材敏感,价值导向不正确,场景太宏大。
江弦一条条的划拉,家庭题材、爱情题材他不擅长,这种台词对话太难写,不好把握。
至于《排球女将》,这个剧是挺好的,排球题材天花板,不过不好拍摄,因为这部剧的拍的和《篮球火》差不多,都是科幻体育,玩儿的是特技。
当年这部剧在国内一播出,掀起轰动的同时,也坑惨了中国女排,全国的球迷纷纷给郎平写信,质问她:你为什么不学习小鹿纯子的绝招“晴空霹雳”,你是不是飘了。
郎平就很无奈,也不知道该怎么和淳朴的人民群众解释。
一页稿纸,江弦噼里啪啦的挨个划上条条道道。
密密麻麻的一条条横线中,只有一部剧最终幸免于难
——《三岔巷劫案》,反特刑侦。
“谁拎的西瓜啊,还是黑蹦筋儿。”朱琳推开门,曲腿换着拖鞋,诧异的看向桌上。
“还是昨天那一拨央视的人。”江弦给钢笔灌着墨水,桌上摆了一沓写满字的稿子。
正是那部《三岔巷劫案》。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改开后的故事,单线索叙事,一环套一环,全程追查凶手不干别的,江弦刚好把它写成三集。
“你答应给他们写电视剧了?”朱琳在他身边坐下,翻开剧本看了一眼:
阴暗的天气,街头刮着冷风,人影稀稀疏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