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喝了,喝完说不舒服,司机想送他上医院,他不听,说下午丁凌做手术,他还要去看望她,睡了一觉,没了,才57。
他是作协副主席,主持作协日常工作,曾任《人民文学》《诗刊》主编。
“同志们,欢迎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京城,来到创作班。”陈荒煤喜气洋洋的站起来说道。
哗哗哗。
一阵掌声过后,陈荒煤又道:“我们拿出了能够提供的最好条件,但是依旧不够,我希望同志们在这里度过的几个月,是难忘的几个月,是学有所成的几个月,我在这里提议,可以多组织同志们看些电影,播放些内参片,供同志们进行学习参考。”
学员们一听,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能看内参片,那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几位干部讨论一番,当即同意陈荒煤这个提议。
他刚坐下,冯沐紧接着站起来:“不光是看电影,这半年,所有文艺界的活动,都应该组织他们去参加,不管是见面会、对话会、发奖大会.都要让他们去看,去学,去感悟。”
“这个没问题。”
“我们也是这样计划的。”
又通过一项提议,后面曹禺、萧军、沙汀,这些戏曲家、作家、诗人轮番讲过,他们未来还要讲课,今天便说了些鼓励学员们奋发向上的话。
最后轮到学员们各抒己见。
“我觉得课程安排太紧,没有时间写作。”陈世旭挑头,提出这个问题。
立马得到其他人的响应。
“对啊,只有晚上的时间写作,根本不够啊。”
“结业时候还对我们发表的作品数量有要求呢。”
“除非旷课,不然真来不及写东西。”
几位驻校老师讨论了下,最后是李清泉站起来,“同志们,一定不要错过听课,写作的日子长呢!我在这里给你们许诺,在学习期末,一定安排更多写作的时间!”
学员们这才安生。
又有几名学员提出几点建议,老师们纷纷讨论过,都给出回应。
甚至有人提出想看电视,想请文讲会的干部们弄一台彩色电视机。
上面答应了。
再提出要录放机。
又答应了!
一个个轮过,终于轮着江弦。
“江弦同志,你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李清泉开口道。
认识江弦的人很多,许多道目光刷一下朝他看去。
江弦正坐在角落里吃小饼干,闻言,先嚼了嚼嘴里的饼干,咽下去,随后缓缓站起身,清清嗓子。
“我的确有一点建议想提。”
陈清泉扶了下鼻梁上的镜框,“你说。”
    这下更多人来了兴趣,都很好奇他会提出什么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