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北大开学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学生的年龄真的没法判断,就前面报到的几个同学,看年龄都比李长河大好多。

    很快,轮到了李长河,李长河来到了一个看着三十来岁的男子面前。

    “老师您好,我叫李长河,政治经济系!”

    李长河将自己的材料递过去,然后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你就是李长河?”

    董文军好奇的打量了李长河一眼,这可是他们经济系的风云人物啊。

    不但是今年京城文科高考的状元,作文还上了人民日报,还是个作家,出的小说集如今畅销全国。

    当然,最广为人知的事迹,还是招生的时候,招生办张主任跟钱文明因为他产生的争论。

    张主任那一句“我不需要你认为,我只要我认为”如今在北大可是广为流传。

    “你好,我是咱们政治经济系办公室主任董文军,你叫我董老师就行了。”

    “来,先把这入学报道表填一下,还有这个,这个是人民助学金申请表。”

    李长河规规整整的在那里开始填表。

    报道表还好说,就是这个人民助学金,李长河填的很无奈。

    这个人民助学金,就是后世常说的这个年代上大学不但不收钱,还给发钱,发的就是这个钱。

    人民助学金一共三个档次,甲乙丙三等

    甲等最高,19.5元,然后在这之外,还有个3块钱的贫困补贴。

    也就是说,如果你属于家庭贫苦户,还能额外多拿3元,也就是22.5元,这就算是这个年代最高额的大学补贴。

    但是这个人民助学金,并不是每个人都发放的,它是看伱的个人经济和家庭情况的。

    这张表格上要填上父母的职业和收入,以及自己的收入,包括工资和其他收入。

    看李长河在那里填人民助学金表,董文军看了一眼,叹了口气。

    “那个表你随便填一下就行了,你肯定是不符合条件的,也领不到上面的标准,你这个,就只能领个最基础的生活补贴。”

    李长河的基本情况他们早就清楚了,父母是工业学院的老师,自己还是作家,都出版了小说集,收入肯定不低。

    这种情况下,别说是甲等了,就是最低的丙等他也领不上。

    但是这种情况学校也不会一分钱不给,那样显得太过于区别对待了。

    所以对李长河这种家境好的学生,学校会适当的给一个生活补贴,象征性的给五块钱。

    也就是说,李长河这个大学生,每个月在北大能领的钱就是五块钱。

    不过除此之外,李长河发现北大其他的待遇倒是不错。

    比如说他的粮食定额,每个月是45斤,而且细粮多,粗粮少,在这个年代很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每天都有肉票,可以吃肉,这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高待遇啊。

    “嗯?你结婚了?你高考资料上,不是写的未婚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770kaijuxiangqinnverguowang/read/97/80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