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支持阿阳你的想法。”
身为铁杆的爱国派,曹光标也是毫无疑问的开口支持,这也是李长河事先透过气的托。
而在场的其他人,则是陷入了沉默。
这事吧,还真是挺大的!
这个时候去大陆赴约,其实本身就是代表了一个态度,所以这个行为,他们要拿捏的很慎重。
“这事有什么好考虑的,我看你们都是想太多。”
“在我看来,这事人越多,英国人那边越得拿咱们当回事,也不敢轻易搞事情。”
“而且有阿阳领头,英国人找也是先找他,毕竟在场的人论名气,论产业,谁也没有他大,有他在前面顶着,你们怕什么?”
“对大家伙来说,这也是个好机会,阿阳那句话说的好,雪中送炭,是远比锦上添花要好的。”
“老郭,老李,你们又不是没去过大陆,也不是没在那边投钱,怎么,之前敢去?这次就不敢了?”
“李加诚就比你们大胆,当年人家就跟我一起上了城楼,你看回来后英国人也没拿他怎么着,沈弼还把和记黄埔给了他,就算是坐坐姿态,他也得了好处。”
“而且在大陆那边,人家口碑也不差,现在给你们机会了,你们就把握不住了?”
胡应相这时候大声的说道。
同时冲着郭得胜,李昭基他们也说了起来。
被胡应相这么一激,郭得胜他们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老胡,这事情要是有你说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李昭基摇头无奈的说道。
胡应相笑了笑:“这事其实真的很简单,你们啊,就是瞻前顾后。”
“要我说,英国人那一套根本就没戏,不信你们就看着,英国人谈判能谈下来才扯淡。”
“别看他们打赢了马岛战争,可是让他们对上北边试试,就现在他们的军力,说句不好听的,后勤补给都运不过来,它拿什么跟大陆谈?”
“经济,永远是屈从于政治,而政治,通常又屈从于军事实力,这一点,我觉得阿阳看的就很清楚。”
胡应相虽然是富豪,但是他很喜欢论政,尤其是在报纸上对港府的很多措施针砭时弊,大肆评论,这也是他十分爱国的原因,他很多方面,其实看的反倒通透。
“谢谢胡叔的认可,我其实也是这个理念。”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的顾虑,但是有些时候,你身处在局势之中,不得不做出选择。”
“我跟大家最近合作的很愉快,也希望以后,我们能一直共进退,齐心合力维护我们的利益,不管是面对港岛,还是面对京城,我信奉的一句话就是,人多力量大。”
“这件事呢,我只是先跟大家说下我的态度,至于最后的选择,还是看各位叔伯的意思。”
李长河微笑着说道。
在场的众人听完,心里个个忍不住叹了口气。
包泽阳这一番话说的好听,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