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这个行业很宽泛,涉及范围很广,而且有些东西是比较敏感的。
看大卫·洛克菲勒看着他,李长河则是解释了起来。
“我说的重工,主要是重工机械,像挖掘机,混凝土机,吊车等这种产品。”
“对于东大来说,他们目前的思路,大概是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开始转变,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基建必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任何一个国家,在工农业转换期间,都必须进行大基建,这是必然的过程。”
“而像东大那边,我认为它的大基建不光是由政府主导,甚至会完全由政府承建,就像苏联那样。”
“一旦大基建展开,对于工程设备的需求可想而知,毕竟他们的国土面积摆在那里,最重要的是,这种设备需求,一定会来源于国家采购!”
“而且在我看来,东大有比较好的重工设备基础,尤其是秉承自苏联的技术,让他们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储备,包括人员储备。”
“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介入,我认为是有机会分一大杯羹的,甚至后续,反向在世界上竞争。”
李长河冲着大卫·洛克菲勒认真的说道。
李长河说的,其实就是未来三一重工的模式,最重要的是,三一重工,是民企,即便这个民企可能是表面上的。
大卫·洛克菲勒则是陷入了沉思。
洛家下面的资源里面,是有重工设备技术的,西屋电气这时候是一个跨各种行业的超级巨头,只不过重工设备,不算核心,也不是世界前列。
他本来以为, Victor会跟他提电气或者石化,结果没想到,对方提的是重工机械。
但是对方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白色家电和重工机械,一个是普通居民群体的消费,另一个则是国家基建领域的建设需求。
这两个方向,确实都是押注了东大后续的发展需求。
而且重工设备不像其他,没有那么敏感,因为东大有着自己的重工基础体系,这是当年苏联给他们分享的产业之一。
如果只是在挖掘机,起重机,吊机这些方向上的话,也不算是在巴统的禁用名单里,毕竟现如今,巴统已经适当的放宽了对东大的技术引进限制范围。
而且大卫·洛克菲勒很明白,巴统内部现在也矛盾重重,因为本质上,巴统是限制了很多国家的利益。
别的不说,前两年,巴统刚把某种机床限制成对苏出口的型号,米国这边的机床企业不得不忍痛割了订单,然后反手法国那边就接手了订单然后光明正大的出口了。
反正对外法国宣称那批机床是造汽车的,跟飞机厂无关,但是实际上机床的性能和指标参数跟米国公司的产品相差无几。
还有,不管是英国还是联邦德国,现在也一直在偷偷跟苏联交易,联邦德国的大口径钢管,一直源源不断的在往苏联偷渡。
所以Victor提出的重工机械这个领域,严格来说,巴统并没有十足的限制力,更遑论现在出于对东大拉拢的需求,这方面不说完全解禁,但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肯定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洛家愿不愿意给支持了。
心里思索了片刻,大卫·洛克菲勒决定,还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