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李长河笑着摇摇头:“不用,其实我很清楚,洛希尔家族的历史,你们家族在欧洲的历史太辉煌了。”
彼得摇了摇头,随后苦笑着说道:“也有可能是臭名昭著,毕竟有很多抹黑我们的媒体。”
李长河笑而不语。
国内大众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了解是起源于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然后后来又基于这本书,罗家成为了各类网络里面的素材,成为了很多都市作品的幕后家族,以至于名气越来越响亮。
而这也影响着后来很多95后00后,让他们坚信罗家是掌控世界的幕后家族之一。
但是在欧洲,在米国,反犹浪潮其实一直没有停息,各种揭露这些家族内幕的书和作品也十分畅销。
前世的李长河本来还惊讶于犹太人对传媒的控制,为什么他们那么热衷于掌控媒体的话语权,收购那么多的媒体。
而重生后的李长河知道了,因为反犹浪潮。
反犹浪潮持续了几百年,也倒逼的犹太人不得不一直对传媒下手,然后扶持自己的媒体喉舌。
当然,他们的这个做法也得到了深厚的汇报,毕竟未来,他们掌握了全球大部分核心媒体,在欧美传媒界做到了一手遮天的位置。
不过八十年代,犹太人在媒体的势力还没那么深厚,所以在欧美,尤其是在反犹浪潮一直兴盛的欧洲,各种反犹和深扒犹太家族的作品层出不穷。
这也是彼得自嘲的原因。
当然,李长河是不会被他这种自嘲所迷惑,毕竟知晓未来的他很清楚,这些反犹作品里面叙述的事情,最少有一半的真实度是足以保证的,另外一半则在于夸大或者抹黑。
看李长河没有接话,彼得心中暗暗皱眉,难道这家伙也有反犹倾向?
如果是这样的话,合作的事情,他或许需要慎重考虑了。
他跟塞尔日先后出来,其实就是为了试探李长河对犹太人的态度。
看看他有没有反犹倾向,如果有的话,那这可就不是朋友,而是敌人了。
“维克,其实我对你一直很敬佩,因为我知道,你是个金融上的天才。”
“尤其是在投资领域。”
“不管是你在伦敦黄金市场的斩获,还是你在米国石油市场的收益,都足以证明,你的金融嗅觉远超其他人。”
“其实,我代表洛希尔银行,是很希望能跟你一起合作的,不知道维克你有没有兴趣?”
“或许在米国,洛希尔家族的势力比不上洛克菲勒,但是在欧洲,我们家族传承了两百年,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跟维克你合作的。”
彼得这时候主动开口,试探着问道。
李长河听完之后,则是笑着说道:“彼得,我很好奇,你说的合作指的是?”
“比如说投资合作,洛希尔银行也有一些资金,维克,我们想交给你来运作。”
“听说你在米国,跟加州财团联合成立了风投资本,有没有兴趣跟我们在欧洲一起,也成立一个?”
彼得微笑着说道,同时看着李长河,盯着他的神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