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章 方同舟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他停顿了一下,让每一个字都砸进众人心里:“没错,那些人有历史污点,是旧政权留用人员。

    但,他们脑子里的水利知识,是真东西!是能帮我们挖通渠道、引活水、降服盐碱的真本事!”

    屋内死一般寂静。反对的干部张了张嘴,却被陈朝阳那不容置疑的气势慑住。

    “历史问题要清算,思想要改造!但他们的技术专长,是国家急需的财富!”

    陈朝阳斩钉截铁,“有县委,有群众的监督,我提议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水利专家‘戴罪立功’!

    让他们把脑子里的墨水倒出来,为南口的水利工程出谋划策!

    在劳动中改造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真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把他们放在这盐碱滩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用好了,是利国利民;

    改造不好,再处理也不迟!这总比我们瞎子摸象,白白浪费人力物力强!”

    他环视众人,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个责任,我周向阳来担!

    出了问题,我第一个负责!但是,这水渠,关系到南口几万人的命脉,耽误不起!

    为了南口的老百姓能吃上自己地里长出来的粮食,这个险,值得冒!

    人才,不分新旧,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陈朝阳的话如同惊雷,在小小的土坯房里炸响。

    郑春秋眼中爆发出光彩。

    几个老河工,包括周老蔫和王满仓,都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希冀。

    那几个原本激烈反对的干部,也被陈朝阳这大胆而务实的提议震住了,面面相觑,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

    昏黄的汽灯光下,关于人才、技术、阶级立场与生存现实的激烈碰撞,暂时定格在这一刻,只剩下每个人心中翻腾的巨浪。

    陈朝阳的手,还重重按在地图上那条象征命脉的蓝色河流上。

    三天后,昌平纺织厂劳改所内,出奇的安静。

    新修建的高大砖墙隔绝了外面的风声,只剩下老式织布机沉闷单调的“哐当…哐当…”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

    空气里弥漫着棉絮、机油的气息。

    陈朝阳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带赵鹏和一份盖着鲜红县委、地委、华北局三级印章的

    “关于调用部分具备专业技能的旧政权留用人员参与南口水利工程建设的请示报告(附严格监管方案)”文件。

    他穿过一条走廊,观察着这新改建的劳改所,十分简洁。

    劳改所的指导员,一个脸色严肃的中年干部,默默地引路,眼神复杂。

    他们停在一间原本是仓库改建的门口。

    铁门打开,一股混硫磺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十几个穿着印着编号的灰色囚服的男人,正麻木地整理着堆积如山的棉纱废料。

    听到开门声,他们条件反射般停下动作,迅速靠墙站成一排,低着头,双手紧贴裤缝,身体微微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read/97/65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