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6章 夏季会议上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治碱必须与农业规划无缝衔接,形成‘水利排碱—土壤改良—作物种植—生态养护’的系统工程。

    我们不能只治不管,要让治好的土地,真正长出金子。”

    “以农民为纲,”他的语气尤为郑重,“就是要明确,农民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是治碱的主力。

    我们必须保障他们的合理收益,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更要让他们成为土地焕发生机后的直接受益者。

    只有他们的积极性被彻底激活,苏北农业才能真正拥有不竭的内生动力!”

    他最后总结道:“科学、农业、农民,这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

    科学是武器,农业是战场,农民是战士。

    只有坚持这‘三纲’,要团结所有可团结的,依靠所有可依靠的,我们才能在苏北打赢这场翻身仗,为汉东、为国家,铸就一个坚实的农业巨鼎。”

    陈朝阳的发言,既有扎实的数据支撑,又有清晰的战略擘画,逻辑严密,立意高远。

    会场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然而就在掌声尚未完全平息时,一个略显沉哑的声音便从长桌的另一侧响了起来。

    发言的是省委委员王唯山,一位资历颇深,以原则性强的老同志。

    他扶了扶眼镜,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

    “同志们,朝阳同志刚才的汇报,成绩喜人,思路也很开阔,‘三纲’的提法,有他的道理。”

    他先做了肯定,但话锋随即一转,

    “不过,听了朝阳同志强调要团结、要依靠,

    这让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也必须在这里提出来,供同志们讨论。”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目露疑惑,但听到是王唯山询问,又似乎心有所想。

    “我们在苏北动员了百万民工,这百万之众里面,成分必然复杂。”

    王唯山的声音提高了一些,目光扫过与会者,“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其中不乏那些已经被划为地主、富农成分的人,甚至还有一些他们的家属子弟。

    对于这些人,我们难道就因为他们在工地上挖了几方土,就能忘记他们过去的剥削历史?

    就能放松对他们的监督和教育吗?”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阶级斗争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啊,同志们。

    朝阳同志刚才提到了科学、农业、农民为苏北发展规划的纲领,但唯独没有提到阶级斗争…

    我认为,在治碱工地上,对于这些分子,依旧要坚持持续的思想教育,

    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于那些冥顽不灵、抗拒改造的,必要的批判和斗争,绝对不能少。

    不能因为搞生产建设,就模糊了阶级界限!”

    王唯山话音刚落,会场内立刻响起了一阵低沉的议论声。

    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将目光投向了陈朝阳,想看他如何应对这个极其敏感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19490huohongniandaidexianweishuji/read/97/65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